綠色金融已經成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向
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并已逐漸呈現了主流化趨勢。在推動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過程中,學術研究工作已經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扮演了推動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固本強基”、“行穩致遠”的關鍵角色。在國際層面,氣候變化經濟學及與之相關的綠色金融研究工作,近年來在國內外受到廣泛關注,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了在氣候變化經濟學領域頗有貢獻的諾德豪斯教授,進一步明確了綠色金融在西方主流經濟、金融學界的重要地位。
當前我國綠色金融相關學術研究工作概述
我國是全球首個擁有較為完善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國家。2016年8月31日,由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國務院批準,并由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構成了中國發展綠色金融“頂層設計”和綱領性文件。與西方“自下而上”自發形成綠色金融的行業和市場準則的方法不同,中國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過程以政府主導和監管部門推動為主,并以專門或部分開展綠色領域事業的金融界、產業界、學術界、自律組織、NGO、媒體等,形成了中國構建綠色金融體系主體。
在以《指導意見》為代表的政策指引下,各主體積極密切互動,推動綠色金融體系從無到有、在探索和實踐中日趨豐富和完善,目前已初步建立起涵蓋綠色金融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體系、組織機構體系、產品服務體系、綠色標準體系、國際合作體系、能力建設體系、風險防范體系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在內的綠色金融有機體系。
在推動綠色金融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學術研究工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包括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在內的重要機構,都將綠色金融的學術理論和研究工作置于十分重要位置。在實際開展相關綠色金融學術研究的過程中,以學術研究為目的,形成了由政策制定者、專業學術及研究機構、市場機構等主體,參與的專業機構和聯動模式。
與此同時,國內綠色金融研究機構的發展速度也在逐漸加快。此間,先后有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生態金融研究中心、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復旦大學綠色金融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設立,對于綠色金融的學術研究工作展開了多層次、多角度的務實工作。近期,中研綠色金融研究院、長三角綠色價值投資研究院等研究機構也正式成立,為開展更為“因地制宜”的落地化研究發揮了作用。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