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首個擁有比較完善的
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經濟體,在
綠色金融的道路上,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沿,引領著全球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目前,從全球范圍來看,
綠色債券占總債券比例僅有0.2%;而在中國,比例是2%,是全球水平的10倍。
去年,由中國倡導發起的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提出了推動全球綠色金融發展的七項倡議,寫入《G20杭州峰會領導人公報》。今年,研究小組又提出了推動金融機構開展環境風險分析和改善環境數據可獲得性的倡議,寫入了《G20漢堡行動計劃》。
當前,綠色金融發展的主要挑戰和難點在哪兒?綠色金融領域最有效的工具是什么?面對中國和國際關于“綠色”概念的定義差異,怎么實現標準化?……帶著許多困惑,近期在由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五家機構共同主辦的綠色金融國際研討會上,無所不能(caixinenergy)特別采訪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特別顧問、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共同主席、中國綠金委主任馬駿。
馬駿認為,缺乏政策信號、缺乏對“綠色資產”的定義、長期項目的貸款期限不相匹配、缺乏能力建設是綠色金融發展的四大挑戰。他還認為,中國和歐美綠色定義的不同,主要是各自應對問題的優先次序不同,中國環境治理優先層級高,所以清潔煤納入了綠色領域。
針對綠色金融如何吸引投資者及社會投資加入,馬駿相信綠色公司的融資成本最終會下降。綠色公司的信用風險更低,貸款和債券的利率也會更低。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