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bblb"></form>
<sub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sub>

<address id="tbblb"></address>

    <form id="tbblb"></form><noframes id="tbblb"><address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address>

      撬動綠色金融杠桿 浙江本土金融機構點燃“綠色經濟”

      文章來源:杭州日報2016-05-18 09:20

      一場新的綠色革命正在發生。
       
          自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以來,綠色金融開始站到了起飛的“風口”上。銀行業已開始將綠色信貸理念融入于銀行的“血脈”之中,中國銀行業向綠色金融轉型升級的進程正全面提速。
       
          2015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發布,提出要建立綠色金融體系,推廣綠色信貸。同年11月,中共中央首次將綠色金融列入五年規劃綱要。
       
          探索綠色金融,杭州乃至整個浙江敢立潮頭。在“十三五”其間,杭州將積極發展綠色金融體系和綠色產品體系。放眼浙江省全局,保險、證券等各類金融機構更是發揮自身優勢,創造性地推出各類綠色金融模式,點燃綠色經濟發展激情。
       
      打造“綠色銀行”
       
          浙江本土銀行創新“五水共治”綠色信貸模式
       
          如果生態建設是一場艱苦的戰役,那么資金無疑是決定成敗的糧草。
       
          2013年年底,“五水共治”的號角在之江大地上吹響。面對綠色金融大潮襲來,眼光敏銳的浙江本土金融機構嗅到了其中的機遇,以“五水共治”破題綠色金融,不斷創新綠色信貸模式。
       
          探索銀租合作、開辟“綠色通道”……浙江銀行業多渠道、多方式,合力保障“五水共治”資金需求,深化綠色金融服務。記者從浙江銀監局了解到,截至2015年末,浙江省12家銀行為支持“五水共治”各項融資余額986億元,同比增加27.29%;支持項目631個,同比增加147個。
       
          對于大多數環保企業來說,輕資產、缺乏有效抵押物往往是其成功融資的“攔路虎”。面對信貸資金審批慢與工程進度時間緊張的矛盾,農行浙江省分行營業部創新優化“五水共治”專項信貸產品,解決財政先支后收融資難題。到2015年9月末,五個縣市共支持“五水共治”項目6個。
       
          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過程中,探索與專業機構的綠色金融合作是銀行機構的一大戰略。2015年8月22日,招商銀行杭州分行與華東林交所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積極推動林業金融轉型升級。
       
      綠色金融發展擴容  多元化輸血“綠色經濟”
       
          除了綠色信貸外,綠色債券、綠色證券、綠色保險、環境基金等多元化、全方位的綠色金融產品正加快綠色金融落地生根,為浙江綠色發展源源注入動力。
       
          據了解,2015年12月22日,央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推出綠色金融債券,供金融機構通過債券市場籌集資金支持環保、節能、清潔能源、清潔交通等綠色產業項目。
       
          同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印發了《綠色債券發行指引》,進一步發揮企業債券融資對節能減排、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等方面的作用。至此,中國已成為首個就綠色債券發行發布指導意見的國家。
       
          在此政策背景下,浦發銀行成功發行了境內首單綠色金融債券。好消息傳來,浦發銀行杭州分行近日又向杭州臨江環保熱電有限公司發放了3750萬元首筆提款業務,用于該公司節能減排項目。
       
          2015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采用投貸聯動方式,定向發行專項債券設立基金子公司,按照保本經營原則,采取項目資本金投入、股權投資以及參與地方投融資公司基金等方式,支持涉及“五水共治”項目的重大水利和城鎮污水垃圾處理等領域。
       
          而綠色證券、綠色保險在我省仍處于探索和摸索階段,直接融資在綠色金融領域占比仍較小。但創新一直是浙江金融血液中的獨特基因,對于綠色金融這一新興領域,浙江創新的動能尤為顯著。
       
          今年來,省內券商加大力度積極推動綠色企業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切實支持綠色經濟。浙商證券正是典型代表之一。2012年,浙商證券與得邦照明合作,該企業IPO材料于2014年12月正式為證監會受理,目前正處于正常審核狀態。
       
          與此同時,目前浙江保險業在探索生態、綠色產業的道路上也已有所成就,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農業保險、家庭農場綜合保險等險種相繼面市。據了解,2014年,龍游縣探索生豬保險與無害化處理聯動,利用保險賠款強化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徹底解決了病死豬隨意丟棄甚至流入市場,困擾畜牧產業發展的一大頑疾。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海口】【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國家發改委 環境保護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主辦單位:中科華碳(北京)信息技術研究院&易碳家期刊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8號總部基地十區22樓三層 聯系電話:010-51668250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1044150號
      中國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  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台湾佬中文222vvv娱乐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