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點領域進一步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
近年來,我國碳排放統計與核算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工作方案》等,為推進相關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定期編制更新溫室氣體清單,逐步建立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的工作體系和技術方法體系;形成碳排放強度指標核算發布機制,逐步建立了應對氣候變化統計指標體系和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制度等。但是,現有的碳排放統計核算技術和體系仍面臨諸多挑戰,如數據連續性不足、碳排放數據
平臺建設滯后、缺乏專業人才等。進一步完善碳排放核算體系,需要重點關注以下方面的工作。
完善現有的基礎統計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一是強化關鍵排放源特征參數的統計調查和排放因子的定期監測,建設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谔际袌銎髽I報送的數據,加快全國碳市場一體化管理平臺建設,推動部門間的協作,優化和整合已有數據系統,進一步提高業務數據的共享和融合水平。二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的深度融合。探索應用衛星遙感等高精度、大尺度監測手段,加快推動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反演排放量模式等研究;推進大數據技術在碳排放實測技術領域的應用,提升對大氣級、場地級和設備級溫室氣體排放核算的準確性。三是建立健全
碳足跡管理體系。制定發布產品
碳足跡量化要求通則等國家標準,加快制定發布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加強產品碳足跡核算能力建設。
推動實現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常態化編制和定期更新。參考當前的國際標準與編制依據,逐步制定兼具國際性和高時效性的多層級清單,確保各級清單與國家及地方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之間實現有效銜接,保障數據的高質量、一致性和可比性。構建碳排放核算標準,確??茖W性、可操作性與地方適應性,為碳排放核算提供規范依據,推動碳減排政策的精準實施。
構建統一的企業碳排放統計核算范圍。對企業碳排放統計核算的范圍和標準進行合規清晰的界定,確保企業在核算過程中有明確的規范可循,保障操作的規范性與準確性。在制定標準時,充分借鑒國際通用的排放因子和行業標準,確保核算方法與國際慣例對接,增強核算結果的可比性與可信度,推動全球碳排放管理的協調統一。
加快碳信息平臺和標準體系建設,培養專業化人才隊伍。優化升級現有工業碳排放數據平臺,將工業過程數據納入平臺,推動全產業鏈協同減排。在行業、部門及企業各層面制定統一的碳排放數據監測、報告和核查標準,強化數據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明確界定碳排放數據開放范圍,依據重要性、敏感性將數據劃分為不同公開級別,在數據開放前進行脫敏,以提高數據共享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時,加強對數據開放過程的監管和審計,確保及時發現和處置數據泄露等安全風險。加強碳排放統計核算基層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快培育碳排放監測、統計、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詢等管理人員;支持相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行業協會和事業單位等聯合培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低碳理念的應用型、復合型
專家隊伍。
(作者:李鵬,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