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已有二十多個省級生態環境廳/局上傳了2022年度的“第四方”評價報告,環保組織綠領環保整理發現,105家第三方核查機構中有15家涉嫌數據出錯,占比高達14%。
“造假”和“出錯”有主觀和客觀的差異。從生態環境部此前的通報看,有的錯誤是主觀造假,如篡改檢測報告的送檢日期。但有的“第三方”機構認為,“出錯”有技術原因。
北京等地的生態環境部門公開了“
碳市場碳排放核查報告檢查情況”,對第三方核查機構的表現打分、排名,其中不乏“優”等級報告比例為100%的機構。可見,頻繁“出錯”也暴露了第三方核查機構人員專業能力的參差不齊。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