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自動監測更加精準
碳監測是對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環境中濃度、生態系統
碳匯以及對生態系統影響等
碳源匯狀況及其變化趨勢進行監測,其對象主要包括CO2、CH4、N2O等七種溫室氣體。
當前,國際通行的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方法包括核算法和自動監測法兩種。兩種方法中,核算法較為成熟,成本較低,但主要依靠人為計算,容易出現數據造假問題。而自動監測法主要是通過連續排放監測系統(CEMS)對溫室氣體的濃度和流量進行實時、連續的測量,較少人為干擾因素,但成本和對設備的要求也更高。
2021年底,生態環境部發布《“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明確碳評估要“核算為主、監測為輔”。當前,我國碳核算體系正在朝著統一規范的方向進一步完善,而作為其重要支撐的自動監測仍然剛剛起步。
2022年6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也指出,要加快構建碳排放智能監測和動態核算體系,推動形成集約節約、循環高效、普惠共享的
綠色低碳發展新格局,服務保障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
此次發布會上蔣火華指出,試點監測表明,火電和垃圾焚燒行業CO2在線監測法與核算法結果整體可比,成本也相當,有的還能減輕企業負擔。目前,已有66臺火電機組自愿與生態環境部聯網,自動監測能獲取小時級的排放量數據,可更精準支撐碳排放管理。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