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下環境光學監測發展機遇與挑戰是什么?有哪些新需求?
劉文清:“雙碳”目標為環境光學監測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鑒于我國目前在全球溫室氣體監測體系中還處于弱勢地位,監測數據經常被國外質疑不準確或低估排放,因此,我們在部署“雙碳”重大戰略目標時,仍然需要繼續推動我們國家全自主國產化的溫室氣體總量觀測技術的快速進步,如傅里葉光譜地基遙感裝備,牢牢把住我國溫室氣體的數據安全大門。
另一方面,需要開展深度國際合作,通過加入全球總碳柱觀測網來提升我國溫室氣體監測結果和區域
碳排放監測數據的公信力。
新京報貝殼財經:你兩次承擔了奧運會環境監測的任務,在你來看,從夏奧到冬奧,我國空氣有什么改善?環境監測和之前相比, 技術上有什么突破?
劉文清:2008年奧運,當時國內的大氣污染還是較為嚴重,到了2022年冬奧會,空氣質量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
和以往的監測相比,我們現在的技術手段更全面,監測精度更高,在獲取了一系列的排放、氣象、化學綜合數據后,我們可以將高分辨率高精度地基和衛星聯合遙感手段結合起來,進行多技術的交叉印證,為更準確地實現重點排放源的識別和動態監控提供更多的支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趙方園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