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天發布的全球第一份碳氫化合物盤點,若把世界目前剩余所含的化石燃料燒完,會排放3.5兆噸溫室氣體,這是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內的剩余
碳預算(Carbon Budget)7倍之譜。
自工業革命以來,主要由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驅動的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暖化將近攝氏1.2度,并帶來了更猛烈的干旱,以及因海平面上升而引起的洪水和風暴。
聯合國估計,地球剩余的碳預算約為360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或目前排放水準的9年。
所謂碳預算,是指升溫不超過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設定的攝氏1.5度目標為基準,評估全球還有多少額度可以排放溫室氣體,用來提醒世人關于
碳排放趨勢的隱憂。
聯合國去年的生產差距報告(Production Gap Report)發現,各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燃燒兩倍以上的化石燃料,這與攝氏1.5度的世界一致。
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各國剩余儲量進行全面的全球盤點。
全球化石燃料登記(Global Registry of Fossil Fuels)盼更清楚了解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以填補有關全球供應的認知缺口,并幫助決策者管理其逐步淘汰計畫。
全球化石燃料登記的資料庫含89個國家地區的5萬多個油、汽田與煤礦場,涵蓋目前全球各國計有化石燃料的75%。發現一些國家單是自己持有量所會制造的碳排,就能吃光整個世界的碳預算額度。
舉例而言,美國的煤炭儲量包含52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中國、俄羅斯和澳洲都擁有足夠的儲量,可以輕易突破攝氏1.5度。
整體而言,剩余的化石燃料儲量是攝氏1.5度碳預算排放量的7倍。
化石燃料不擴散條約(Fossil Fuel Non-Proliferation Treaty)副主席畢恩斯(Rebecca Byrnes)告訴法新社:「我們幾乎沒有時間解決剩余的碳預算」「只要我們不測量會產出的東西,就很難衡量或監管生產」。
在這5萬個油田中,最大的排放源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加瓦爾(Ghawar)油田,每年產生約5.25億噸碳排放。根據該資料庫,污染最嚴重的12個地點都在波斯灣或俄羅斯。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