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標“兩步走”的設想
面對這些任務,我們提出中國碳中和目標的“兩步走”設想。第一步,中國能源革命最主要任務是建立零碳新型電力系統。第二步,圍繞整個能源結構的轉型,倒逼工業、交通、建筑改變自身用能結構。其邏輯一定是先立后破,先把新型電力系統建立起來,再把煤電廠砍了。只有先建立起足夠的綠電供應系統,才能改變消費側,沒有足夠的綠電供應,讓工業、交通、建筑都電氣化幾乎不可能,最后只能僵在那了。
所以一定要先立后破,建立新型零碳電力系統就成為至關重要的核心點,是整個中國能源革命的突破口。而要建立新型電力系統,關鍵解決兩大矛盾:一是在哪安裝風電光電,二是怎么解決儲存調節問題,整個矛盾集中在這兩點上,這是當前我們面臨的最主要問題。
從這一邏輯關系和順序出發,我們發現農村屋頂可以完成未來規劃的光伏總量的一半,甚至還能多點,農村屋頂可以解決安裝空間問題,并且能夠解決部分電力的消納、調節問題。這對整個電力系統的運行是一個革命性變化,剛開始很難在全國一下鋪開,可以先在農村嘗試這種新型電力系統,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城市做光儲直柔改造,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利用屋頂面積,而是解決柔性用電靈活調控,參與調控、成為電力系統的虛擬電廠。要想干這些事,必備條件是車輛電氣化,尤其小型私家車和農用車的電氣化,這為上面這兩步需要的儲能任務提供足夠的儲能資源。與此同時,建立余熱回收系統,把跨區域的熱網跟大型跨季節儲熱裝置慢慢建立起來,提供零碳熱源,這都可以同時進行。
從這點出發,我們覺得可以把中國能源革命分成2035年之前和2035年之后兩段。2035年之前主要有以下任務:一是完成電力系統、低碳供熱系統的建設,形成新型能源供給系統的雛形,加快汽車電力化和充電樁系統的建設,建筑的光儲直柔建設,農村新型能源系統的建設。二是跨區域熱網系統的建設,包括北方城市供熱系統的降低回水溫度改造,這些都是急著要做的。
反之,工業領域是我們“看家”的東西,正是持續增長的制造業使中國GDP在這么惡劣的國際環境下保持持續增長,因此不能一開始就對制造業大動手術,還要保留它繼續運行。我國工業體系建成現在的生產能力,主要是2000年以后,到現在這些生產線還沒達到投資回收的年限,沒到更新換代的時候,所以應該維持運行。而上新的項目,無論是化工廠還是鋼廠,則必須按照新的零碳工藝考慮。這樣一來,這十幾年時間抓緊對新型能源系統建設,風電光電起來了,電力足夠充足,成本也降低了,就會形成對燃煤火電的競爭優勢。
所以,應該靠市場競爭來減少傳統產業,而不是強制關閉。并且
新能源系統的建設工程會帶動起巨大的新型制造業,從而替代現在拉動GDP的基建行業?;ㄐ袠I變小了,但新制造業會大發展,從而維持經濟的發展。比如說電動車產業現在非?;?,很多企業涌現出來了,電池產業也成了增長特別快的巨無霸產業。光伏、風電設備,包括電力電子器件產業,將來跟信息類芯片同等重要,規??赡鼙刃畔㈩愋酒€大。
中國在這方面并不是那么落后,通過市場需求推動,抓一下,這塊起來后,將來規模不得了。另外,直流低壓配電、直流電器設備,將有每年幾萬億的市場,還有農機具電氣化、直流化等產業。所以,應該抓緊研究各個制造業零碳轉型具體技術路線和工藝,做好技術儲備,這是第一步。
到了2035年以后再開始第二步,那時候已經建成低運行成本、高可靠性的新型零碳能源系統,可以為制造業提供更多的廉價電力。同時,制造業多數生產能力和生產線也已經回收了初投資,進入更新換代期,本身就要求做產業結構調整和工藝改造。經過十幾年的研發,技術儲備也差不多了,可以全面開展制造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低碳轉型工藝過程改造,到2050年前后我國就能夠成為制造業強國。
從這個思路出發,大概分這兩步。整體的順序應該是先電力后其他,重點就是電力;先農村后城市,電力也是農村先行;先建筑、交通后工業,因為建筑、交通改造不會影響我國經濟發展,不會拖制造業后腿,還能形成新的工業產業的市場需求,所以能促進制造業。這些完成后再進行工業低碳轉型,就會特別順利。
總的來說,這是我們新一代人的重大使命,是人類歷史長河中人類發展模式的重大轉折點,就像當年引入煤炭,引入化石能源,人類開啟工業革命一樣,現在要把化石能源停掉,全面開發可再生能源,以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
以上內容就是探討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城鄉能源系統建設到底該怎么做,很多事也就能夠看得更清楚了。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江 億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主任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