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易碳家了解到,低碳經濟環境下的碳排放存在核算和統計等方面量化問題的困擾對上述低碳經濟發展途徑進行分析,無論哪個方面都需要一些基本數據,通過方法學進行量化就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觀念,為政策制定、指標設定、制度創新提供依據,為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的研究、實施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眾所周知,低碳發展最關注的就是碳排放量問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國際上關于二氧化碳排放量有一個著名的卡亞公式: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口×人均GDP×單位GDP能耗量×單位能耗碳排量從卡亞公式可知,我國經濟高速發展階段,GDP持續高速增長,要減少排放總量就必須降低單位GDP能量和單位能耗的排放量。從現實情況看,我國經濟的發展仍然依賴高碳能源結構支撐,統計表明:化石能源占總體能源中的比例高達90%(其中高碳排放的煤炭占68%、石油占21%),且能源使用效率低,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另外在工業生產過程中,農牧業生產,垃圾及污染物處理等方面也有相當數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均可折算為標準碳排放量)。因此,如何運用IPCC指南所列原理,選擇合適的量化方法學對碳排放量進行科學、合理的統計、確認與計量是目前國內外學術界應當解決的首要問題(以下簡稱“碳計量”問題)。
從低碳經濟概念的提出,到各國政府和工業界、科技界的領導和專家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始終圍繞著碳排放量化的問題,碳計量在諸多領域有所體現: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1、國際上通過多邊協商達成的應對氣候變化的《京都議定書》第十二條提出了“清潔發展機制”(。該機制框架下,對碳排放權進行了規定,通過碳排放權交易既可協助發展中國家締約方實現可持續發展,又可幫助發達國家締約方實現遵守量化控制和減排的承諾。據易碳家了解到,CDM的核心內容是:發達國家出資金和先進技術、設備在發展中國家境內共同實施有助于緩解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項目,由項目實施獲得的實際減排量通過第三方DOE機構公證核查,用于雙方的交易。CDM機制中關于碳排放權的主要困惑問題就是:排放權如何進行確認?如何進行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碳排放權在會計處理中如何進行具體操作等。這些問題實際上在自愿性碳交易VCR中也同樣存在。
2、溫室氣體核查過程中的計量問題。按照國際標準ISO14064和湖北省地方標準DB42/727-2011開展溫室氣體量化、核查工作,就是要求在確定組織邊界、運行邊界和基準年的情況下,編制溫室氣體排放量清單和發布碳排放量報告,組織核查工作的基礎仍然是活動水平數據的收集和排放因子確定。據易碳家了解到,ISO14064:2006定義2.11條明確規定:“溫室氣體活動水平數據就是GHG排放和/或清除活動的測量值”,對最后形成清單和報告,該標準還要求對數據質量進行不確定性分析。盡管目前直接測量碳數據的儀器還不多,但通過間接的測量數據,使用驗證后的排放因子,就可通過計算獲得相關碳排放數量,這個過程仍然離不開計量。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3、溫室氣體碳排放清單編制。低碳經濟模式下的低碳試點、低碳發展最重要的一個基礎數據就是碳排放清單。據易碳家了解到,從理論上講,通過對各類碳排放源的連續監測和計量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和累加就可以得到這個清單,但實際上是做不到的。這主要是因為碳排放源繁多和排放總量過大,能源消耗、工業過程、農業、林業、污染物等方面產生的排放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敞開式的,且氣體排放成分復雜、不太可能對氣體成分分析后實現連續測量。因此,目前國際、國內均采取收集活動水平數據的方式,通過直接的能源消耗和間接消耗的數量統計,再通過量化方法得到各種情況下的排放因子,編制出排放清單,碳計量則主要體現在用傳統的計量手段對水、煤、電、氣(汽)的用量計量上,通過這些數據的測量、保存、統計、分析就可以估算排放量,編制出對應清單。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4、企業節能減排工作。通過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和清單編制工作,可以確定企業的排放源和高能耗點,有了這些基礎數據,企業就可以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引進技術和資金進行節能改造;企業可以建立統一的節能和溫室氣體排放管控體系;進行用能情況實時、動態分析等,這些節能減排措施的運用,都離不開對效果的監測和計量。(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