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輔助機制:信息披露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參與了重慶碳排放權交易設計全過程工作的重慶國際投資咨詢集團的黃戴玥博士稱,這一套配額調節機制,是與配額分配機制并行的企業信息披露輔助機制。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企業申報的配額數量其實就是企業的信息披露,而該信息的披露會對下一年碳核查后的配額產生影響。政府如果發現最終所需配額和企業申報配額有差距,那么多余配額將會被政府回收,也就是對配額進行調整。
按照5月28日重慶市發改委發布的《重慶市碳排放配額管理細則(試行)》的規定:配額管理單位申報量超過市發展改革委審定的排放量(以下簡稱審定排放量)8%以上的,以審定排放量與申報量之間的差額扣減相應配額。配額管理單位實際產量比上年度增加,且申報量低于審定排放量8%以上的,以審定排放量與申報量之間的差額作為補發配額上限。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而每年配額調整的時間節點為每年4月20日前完成上年度排放量審定,調整上年度配額。
而企業履約期在每年的6月20日。因此即便一開始配額超發,但是在履約前“砍掉”超發量,保證機制運行。目前,重慶將2015年前分兩期履約,配額管理單位在2015年6月20日前履行第一期配額清繳義務;在2016年6月20日前履行第二期配額清繳義務。
“重慶市啟動晚,第一次履約就將前兩年合并履約”,黃戴玥解釋。
不過,即便重慶采取總量控制的方式,這種企業配額自主申報制度或帶來因超發配額引起的交易空間小。因為每個企業的免費配額量足以滿足其排放,因此不用市場買賣便可以輕松完成任務。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另外,重慶碳市允許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的使用。2015年前,每個履約期的使用比例不得超過審定排放量的8%,減排項目應當于2010年12月31日后投入運行(碳匯項目不受此限)。而類型主要包括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效;清潔能源和非水可再生能源;碳匯;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廢棄物處理等領域減排。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