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簡稱“
碳市場”),不少電解鋁企業并不陌生,此前其自備電廠已跟隨電力行業最早一批被納入
碳市場。此次碳市場擴圍,預焙陽極消耗等環節也被納入。
記者采訪獲悉,技術改造、碳市場
履約將使得鋁冶煉企業成本上升,低能效、高排放的電解鋁產能或加速出局。而碳排量低的再生鋁,或成為“行業新寵”,迎來發展新機遇。
挑戰與機遇并存
有產業鏈人士告訴記者,電解鋁企業的自備電廠已隨電力行業納入碳市場。2021年7月碳市場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啟動上線交易,是目前全球覆蓋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
“此次鋁冶煉行業納入碳市場,企業面臨著新的壓力,但壓力小于當時自備電廠納入碳市場時期。”上述人士表示。
既然此前自備電廠已納入碳市場,此次擴圍至鋁冶煉行業,主要針對電解鋁企業哪些環節?上述產業鏈人士稱,預焙陽極消耗這一環節耗碳量較大。記者從神火股份獲悉,目前公司使用的電解槽是400KA、500KA大型預焙電解槽,技術指標先進、成熟度高,在行業中處于先進水平,預計政策初期會有部分
碳配額盈余。神火股份下屬新疆神火煤電有限公司、云南神火鋁業有限公司均被納入碳市場管理。
“對中鋁國際而言,碳市場擴圍既意味著挑戰,也帶來機遇。公司將面臨客戶需求變化等不確定性,也將擁抱新業務增長點和市場潛力,關鍵在于提前布局,將低碳能力轉化為核心競爭力。”中鋁國際董事長李宜華告訴記者。
李宜華表示,中鋁國際在有色金屬領域具有工程技術基礎和裝備制造優勢,下游客戶對節能降碳的需求或給公司帶來新機遇。具體來講,碳市場擴圍可推動電解鋁等高耗能企業減排,催生廠區節能改造、光伏與風電基建、余熱回收系統等工程需求,給中鋁國際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此外,公司也將探索再生鋁、
綠色礦山、高端裝備研發與產業化應用等業務的潛力。
技術升級成關鍵
神火股份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碳市場擴圍將推動電解工藝技術向節能降碳方向發展,再生鋁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每噸再生鋁的碳排放量僅為0.2噸,遠低于每噸火電鋁的13噸碳排量和每噸水電鋁2噸的碳排量。國內電解鋁產能也將向
清潔能源地區轉移。
另外,納入碳排放市場后企業成本將增加,成本增量包含企業參與碳排放權交易時購買指標的直接成本,以及為減少購買履約成本而進行節能降碳技術改造、管理提升的間接成本。“實行更剛性的碳約束會大幅提高現有高碳排電解鋁企業的環保成本,一方面加速低能效、高排放電解鋁產能的出清,另一方面對新建產能提出更高要求,相當于對原本的產能‘天花板’進行加固,帶來新的電解鋁產能制約因素。”該負責人表示。
李宜華表示,中鋁國際將加快推進氧化鋁綠色降碳、電解鋁深度節能、再生鋁循環利用等一批節能降碳技術攻關,加速實現綠色低碳領域引領性技術新突破。
李宜華介紹,目前中鋁國際已首創研發節能長壽命鋁電解槽陰極制造技術及裝備,實現噸鋁電耗降低300至600千瓦時。公司還研發了國際領先的超細液滴脫硫技術,可大幅提高濕法脫硫效率、降低能耗。
記者從神火股份獲悉,神火股份將統籌煤電鋁材產業鏈一體化節能降碳工作,加快推進與中國電力合作新疆風力發電、云南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謀劃開展發電機組通流改造、低濃度瓦斯氧化余熱利用、新陽極技術的研發應用,布局陽極質量改善等一批節能降碳技改項目,推動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