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必須主動適應碳市場新規,提前謀劃
那么,對于即將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鋼鐵企業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戴章艷認為,目前來看,鋼鐵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來自三方面,即數據管理、履約壓力、外部核查的壓力。
“在數據管理上,碳排放核算要求極高,企業必須完善計量設備,特別是對煤焦炭、煤氣等關鍵數據的精準管理,確保核算準確無誤。此外,企業必須提升數據合規性,避免因數據失真而受到處罰。”她建議,為更好應對碳市場,鋼鐵企業需提前布局。一是強化
碳管理體系。企業需建立專門的
碳管理組織,完善碳排放數據的收集、核算和報送機制,確保數據準確、按時履約;二是開展碳排放診斷。企業要摸清自身的碳排放情況,找準與先進企業之間的差距,明確下一步的降碳方向;三是制定履約策略。企業要根據實際排放情況,提前做好配額盈缺分析,靈活運用碳市場交易機制,降低履約成本;四是加強碳資產管理??梢酝ㄟ^碳資產
托管、
碳金融工具等手段,對碳配額進行合理規劃和管理,實現碳資產的保值增值。
“第一階段,鋼鐵企業的重點是夯實基礎,提升數據管理能力,降低碳排放強度,為履約做好充分準備;第二階段,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碳資產管理模式,合理利用碳金融工具,降低整體碳履約成本。總之,鋼鐵企業必須主動適應碳市場的新規,提前謀劃,持續優化生產工藝和能源結構,才能在未來的低碳競爭中獲得主動權。”戴章艷表示。
據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節能降碳處副處長陽紫薇介紹,下一步,工信部將緊扣“雙碳”目標,系統推進鋼鐵行業
綠色發展。一是通過技術創新和推廣,進一步降低行業碳排放;二是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優化企業節能降碳的外部環境;三是推動
綠色低碳理念在全行業的深入落實,提升我國鋼鐵行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和話語權。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