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前日發表《公共巴士和的士
綠色轉型路線圖》,推動香港交通
綠色轉型及發揮香港作為全球領先國際綠色金融中心的作用。香港金發局11日發表報告指出,未來全球(中國內地除外)自愿性
碳市場的發展將有爆發性的增長,將由目前的7.23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100億至400億美元,同時預計中國內地的自愿性
碳市場到2030年將增長至100億美元,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自愿碳市場。金發局指出,香港擁有得天獨厚的碳市場發展條件,目前的潛力還未發揮,建議在大灣區試行“碳市通”,認為香港可以成為領先的區域
碳交易中心。
香港金發局指出,在全球尋求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的過程中,碳市場扮演了關鍵角色,提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促進更可持續未來的有效機制。事實上,據世界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limate Bonds Initiative,CBI)今年6月的報告顯示,在香港特區政府債券發行的推動下,香港的可持續債券市場實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增長,領先于亞洲地區,并首次進入全球
綠色債券發行量排名前十的政府發行人行列。
香港金發局認為,正當大家對香港在推動碳市場發展方面取得的進展感到鼓舞時,香港成為碳交易首選之地的潛力仍尚未完全開發。局方指出,全球自愿性碳市場規模(不包括內地)預計將從目前的7.23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的100億至400億美元。同時,內地的自愿性碳市場到2030年將增長至100億美元,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自愿碳市場。報告指出,全球碳市場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自愿碳市場,凸顯了香港建設頂尖碳市場交易中心并強化其整體生態系統的迫切性和機會。
局方提到,2023年,國際再生能源總署強調向
低碳經濟轉型的經濟潛力,預測到2050年將有150萬億美元的投資機會。全球對此展開深入討論,強調需要加倍努力,彌合僅靠綠色金融無法解決的現有差距,呼吁更多持份者參與,創造更共融的可持續金融環境。
全球2050年150萬億美元投資機會
金發局主席李律仁表示,香港的金融生態系統以其在金融創新方面的卓越表現以及在綠色及可持續金融領域的不斷深化專業知識為特色,為推進轉型金融計劃提供了堅實基礎。城市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使其在這一新興領域中具備獨特的領導優勢。通過發揮其在傳統金融與可持續金融之間建立橋梁的能力,他認為香港可以將投資引導至關鍵行業,推動可持續轉型并促進創新發展。
5建議固港全球碳市場領導者地位
該局昨透過分析香港在支持內地碳市場國際化方面的專業知識,提供相關政策建議。主要建議包括:一) 刺激
碳信用的市場需求;二) 建立“碳市通”,促進跨境碳交易;三) 成立由非政府組織營運的碳登記系統,提高
碳信用的國際認可度和管治力度;四) 提供有關碳信用的法律確定性以吸引碳需求;五) 發展一個充滿活力的碳市場生態系統,涵蓋強大的碳相關專業服務,并配備先進技術支持碳交易。李律仁表示,相信上述舉措有助增強市場流動性和效率,促進本港創新金融產品和碳交易風險管理工具的發展,并鞏固香港作為全球碳市場的領導者,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