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扎實推進
碳排放配額
履約,助力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有關情況。
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自2021年7月正式開市,全國
碳市場已經順利完成兩個履約周期:第一個履約周期是2019年—2020年,第二個履約周期是2021年—2022年。2021年是全國
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的履約年,山東所有企業均實現了“應履盡履”。2023年是碳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履約年,山東履約率為100%;共有225家發電企業參與碳排放配額交易,交易量7169.08萬噸,交易額46.66億元,參與交易企業數量和交易額均為全國第一。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其中,企業碳排放管理水平整體提升。重點發電企業碳排放管理意識增強,碳排放數據質量有了明顯改善,開展燃煤含碳量實際檢測的比例達到了99%以上。第一個履約周期中,因
碳資產管理不到位而導致碳排放量核算值大、配額缺口多的問題目前基本解決。在第二個履約周期配額基準值加嚴,配額收緊的情況下,全省配額盈余企業由第一個周期的146家增加到186家,配額缺口企業由174家減少到128家,全省配額總體盈余,履約形勢整體向好。機組整體能效水平不斷提升。山東發電機組大部分都是熱電聯產機組,數量占到96%以上,熱電聯產機組能源利用效率較高,碳排放強度低,大多數企業配額有盈余。隨著我省關停淘汰落后機組的力度加大,加上碳市場獎優罰劣的市場調節機制,有效推動了能效低、運行方式不合理等落后機組的關停退出,納入配額管理的落后機組數量逐年減少,全省機組整體能效水平明顯提升。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實現節能和履約雙贏。以某市發電企業為例,現有1臺240蒸噸每小時和3臺150蒸噸每小時的循環流化床鍋爐,配套2臺15兆瓦背壓式汽輪發電機。經企業測算,通過余熱利用節能技改和強化
碳資產管理,循環流化床鍋爐能效提高約3%,滿負荷運行時每臺鍋爐全年可減少煤炭消耗約31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920噸,按照當前碳市場80元左右每噸計算,可節省63萬余元。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