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體系日益完善,市場活躍度有待提升
為更好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推動碳減排進程,2021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首批納入電力行業約2200家重點排放單位,覆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45億噸,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
目前,全國碳市場已經完成了兩個
履約周期。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碳排放配額年度成交量2.12億噸,年度成交額144.44億元,日均成交量87.58萬噸。截至2023年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量約4.4億噸,成交額約249億元人民幣。
今年1月,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正式啟動,至此我國初步形成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與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相結合,強制碳市場和自愿碳市場互補銜接、互聯互通的全國碳市場體系。全國碳市場成為推動我國企業綠色低碳轉型、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降低企業轉型和碳減排成本的重要
平臺。
今年2月,國務院公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稐l例》重點就明確體制機制、規范交易活動、保障數據質量、懲處違法行為等諸多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碳市場的制度建設日益完善。
在全球綠色貿易壁壘日益加劇、國內碳減排形勢日益緊迫的背景下,全國碳市場應發揮更大作用。然而,相比歐盟
碳價及市場活躍度,我國碳市場的
碳價、市場活躍度仍相對較低,不能完全發揮激勵或約束企業減排的作用。同時,中國
CCER市場首批
方法學發布數量較少,
CCER抵銷碳排放配額清繳的比例較低,面臨大量碳減排項目未參與碳市場,市場主體參與碳市場自愿交易的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