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已于近日在
北京啟動,與2021年7月啟動的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共同構成完整的全國
碳市場體系。
據悉,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的正式啟動,標志著中國在碳市場建設上邁出了更為堅實的一步,標志著我國正在迅速完善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主體的多元碳市場體系,將有效發掘全社會自愿減碳的潛力,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應對作出了積極貢獻。
與政府分配給企業的碳排放配額(CEA等)不同,核證自愿減排量(
CCER)是一種溫室氣體自愿減排產品,旨在通過量化核證的方式,對在中國境內的可再生能源、林業
碳匯、甲烷利用等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效果進行認證。 控排單位可以使用
CCER抵銷部分碳排放,通過市場機制為碳排放
履約提供靈活性,同時也為高碳行業循序漸進謀劃和推進
綠色低碳轉型贏得了時間。企業和個人可以購買CCER抵銷自身碳排放,踐行低碳行動承諾和履行社會責任,從而更好地展示全社會共同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行動。
據了解,2023年以來,CCER重啟所需的條件日漸完備。2023年4月,生態環境部發出《關于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
方法學建議的函》。2023年10月19日,生態環境部和市場監管總局一同發布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2023年10月24日,生態環境部首次公布了造林碳匯、并網光熱發電、并網海上風力發電、紅樹林營造等4項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
方法學。2023年11月16日,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和北京
綠色交易所相繼發布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規則(試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設計與實施指南》以及《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和結算規則(試行)》。2023年12月27日,市場監管總局公開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減排量核查實施規則》。與此同時,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和
交易系統分別投入使用。
在新的方法學指導下,CCER將按照真實性、唯一性、額外性的要求,推動全國范圍內的綠色低碳發展,通過市場機制激勵企業和個人更加積極地參與綠色低碳發展,激發更多創新和綠色投資,推動清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我國全面推動
低碳經濟轉型提供堅實的市場基礎,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樹立榜樣。
啟動儀式上,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四家項目開發單位簽署了自愿減排項目開發和減排量交易合規倡議。據北京綠色交易所目前公開的消息,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成交量已達37.5315萬噸,總成交額2383.528萬元。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