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投資成城市經濟新引擎
“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這一理念也激勵包括光伏、氫能等新興產業迎來爆發增長期,隨著相關“綠產業”的發展,城市經濟也加速“重塑”。
“追光”,是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的“熱詞”,意思是為追上光伏產業發展的節奏,一些企業不斷跨界入場,幾乎成為眾多企業的常規動作。有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至少有近70家上市公司跨界進入光伏行業,涉足光伏產業的上游硅料、電池、組件等多個環節,一些新的技術包括異質結、鈣鈦礦等也在資本推動下加速迭代。
實際上,隨著近年來全球光伏市場增長顯著,光伏產品與
新能源汽車、鋰離子蓄電池等成為我國出口“新三樣”。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包括太陽能電池在內的“新三樣”出口合計增長超過60%,其中光伏產業出口額達到289.2億美元,同比增長12%,成為貿易新增長點。
在業內專家看來,盡管目前市場也擔憂快速擴產可能導致行業產能過剩,但光伏等行業成為投資新增長點是不爭的事實。有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僅光伏行業投資擴產項目超過150個,累計投資額近萬億元,加上風光儲氫一體化項目,投資規模超萬億元。
云南省曲靖市,這座在云南省外知曉度并不高的城市,受益于光伏等綠色產業的迅速發展,近年來正在全國GDP百強城市榜單上“狂飆”。2022年,曲靖在全國GDP百強城市排名中上升10位,排名79位,2023年上半年其GDP同比增長7.5%,高于云南省GDP增長2.4個百分點。事實上,曲靖在2020年才首次“闖入”百強。
據介紹,兩個千億級產業的發展為曲靖經濟注入了活力。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曲靖市綠色硅光伏產業同比增長67.9%,新能源電池產業同比增長53.1%,隨著兩大主導產業的集群發展,這座曾高度依賴煤炭的資源型城市“含金量”“含新量”持續提升。“綠色、低碳的轉型不是‘包袱’,而是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在程偉看來。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