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箍咒還是護身符?
“2022年,我們僅水泥工業大腦的投入就有7000多萬元,粗略估計,去年在雙碳方面的投入超過了1億元。”對由此帶來的成本壓力,朱波直言。
“企業在產品設計、產品生產和供應鏈選擇等方面都要按照減碳降碳這個指揮棒走。”齊魯工大(山東省科學院)二級研究員、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說。
水泥行業穩妥有序進入全國碳市場,對于具有競爭優勢的頭部企業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環保不再是個緊箍咒,而是護身符。”面對雙碳和由此帶來的成本壓力,朱波如是說。
據分析,成本壓力其實就是通過碳市場把降碳責任壓實到每一個企業時所觸及到的痛點——生產經營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交易成本等都有可能發生增項,特別是為降碳而投入的科技創新成本。大企業有望通過兼并收購進一步擴張,增強話語權;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成本壓力相對較大。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