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碳市場活躍度 首先要收緊配額
張俊杰認為,不少證據表明,碳市場碳排放配額存在超發情況,大部分企業手握比較大的配額數量,并沒有多少交易動機。他表示,首先應該收緊碳配額數量,讓控排企業真正感受到碳排放監管壓力。
其次,全國碳市場目前采用的是強度控制的方法,需要過渡到以總量控制為目標的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碳排放基準值在逐年收緊。生態環境部今年3月發布的《2021、2022年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顯示,相較上一
履約周期,各機組碳排放基準值整體收緊。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發電企業可獲得的配額將減少。
張俊杰還指出,市場不活躍的另一個原因是參與方較少。目前只有電力行業的2000多家火電廠參與,且沒有機構參與交易,
買賣規模很小。在他看來,根據此前全國碳市場于“十四五”期間將石化、化工等八個高耗能行業逐步納入的計劃,后續碳市場擴容是必然的,關鍵在于擴容節奏。“八大行業是主要排放行業,同時也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管控節奏太快,可能會對經濟造成較大的沖擊。”
現階段制約碳市場行業擴容的原因,還與碳排放數據可得、可靠問題未解決有關,這也限制了碳市場當下的發展。
在排放行業之外,碳市場的活躍也要借助金融等非排放行業的作用。張俊杰表示,參考歐盟、韓國碳市場,開始市場也很不活躍,隨著排放約束越來越緊,并允許金融機構、做市商、投資者參與提供金融服務功能,整個市場就活躍起來了。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