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挑戰也是機遇 石化行業將被納入碳市場
“碳市場的建設是完善市場化機制的重要環節,石油化工行業將來也要被納入到全國碳市場,這個時間很有可能是在‘十四五’末期。”李永亮表示。
石化聯合會黨委常委、副秘書長龐廣廉認為,石油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也是碳排放的主要行業之一,未來參與碳市場是不可避免、也不能避免的挑戰。
“對于石油化工行業來說,參與碳市場,是挑戰也是機遇。”張斌亮指出,石油化工行業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量的14%左右,如果僅依靠能源替代、二氧化
碳捕集與封存、優化生產工藝路線等方式來減少碳排放,成本非常高,按目前發展情況核算,減排成本將達到300元/噸及以上。而石油化工行業每年的碳排放量有十幾億噸,整個行業的減排成本十分巨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靠國家補貼或企業自籌很難實現減碳目標。所以,對于石油化工行業來說,碳市場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新和投融資渠道,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好碳市場,在多個方面為企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爭取更加有利的、低成本的投融資。
碳衡科技CEO兼聯合創始人黃彥翔認為,碳市場給石油化工企業帶來的發展機遇主要有3方面。首先,碳市場作為最有效的市場型政策減排工具,極大地鼓舞了有關企業減排降碳的意愿,通過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企業的運營中,可以提高其綠色轉型的能力并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其次,碳市場的本質是金融市場,諸如綠色信貸、
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相關產業會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石油化工企業要及時抓住投融資的時機。再次,有效的碳市場機制能促進科技創新的快速發展。事實上,每項技術從研發到進入市場都是遵循市場定價原則的。比如,目前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的成本在300~700元/噸,預計到2060年,成本會降至100~400元/噸,技術成本和碳價成本會達到盈虧平衡點。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