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簡稱“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一期復旦
碳價指數顯示,2022年12月全國
碳排放配額(CEA)的買入
價格預期為57.12元/噸,賣出
價格預期為60.12元/噸,中間價為58.62元/噸;買入價格指數為142.79,賣出價格指數為135.65,中間價格指數為139.04。
“從數據來看,市場預期2022年12月CEA價格較上月小幅下跌,但這并不構成顯著的價格下行預期,CEA價格
走勢仍將保持基本穩定。”研究中心表示。
市場實際交易數據顯示,2022年11月,全國
碳市場上CEA的日均收盤價為57.89元/噸,相較10月的58.15元/噸小幅下降,波動幅度較上月減小,價格走勢整體平穩,波動幅度不大。成交量方面,2022年11月CEA的日均成交量為33.60萬噸,而10月日均成交量為6.46萬噸,可見,11月成交量是10月的5.2倍,延續了上個月的快速增長趨勢。
11月日均成交量是2022年以來的最高峰,明顯高于之前月份,特別是月底成交量放大非常明顯,反映了全國碳市場活躍度的顯著提升。
其中,11月24日,全國碳市場在第330個交易日成交量突破2億噸大關,超過半數的重點排放單位參與了交易。
研究中心表示,這與國家雙碳政策走向的逐步清晰以及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新進展有關。據分析,11月全國碳市場表現出如下明顯特征:一是價格整體保持平穩,波動幅度不大,并未形成明顯的上漲或下跌走勢;二是流動性增強,交易活躍度顯著提升。全國碳市場的這些表現對發揮碳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向市場參與主體傳遞價格信號,揭示社會的真實減排成本有積極的作用。
此外,在近兩個月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多次就全國碳市場運
行情況及下一步工作安排進行介紹,明確政策方向,提振市場信心。
與此同時,11月全球碳市場成交量均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表明我國碳市場與國際主要碳市場的聯動性在加強。
2022年11月,全球主要碳市場上交易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碳市場成交明顯活躍回暖。歐盟碳市場11月日均成交量環比增加約31%;英國碳市場11月日均成交量環比增加38%,增幅高于歐盟;韓國碳市場11月日均成交量增幅最大,較10月上升210%。
分析全國碳市場運行的歷史數據,結合國際氣候治理進程、中國減排降碳的決心、我國碳市場的各項制度設計等中長期價格決定性因素,研究中心認為,未來全國碳市場的價格和活躍度仍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復旦碳價指數作為基于市場參與主體真實交易意愿形成,有助于引導市場形成科學有效的價格信號,為國內外碳市場參與者提供可靠的價格參考,推動全國碳市場的平穩健康運行。
作為全國碳排放權
交易系統建設和運營機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日前也表示,已基本完成交易賬戶
開戶工作,下一步,將繼續做好市場服務和管理工作,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全力保障全國碳市場健康有序運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