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的2021年度深圳
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發放工作圓滿完成,共成交58萬噸,總成交金額2526萬元。這是自應對氣候變化職能轉隸到生態環境部門后,深圳首次開展
碳配額拍賣工作。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圳是國家第一批低碳
試點城市與碳排放權交易
試點城市,是全國碳排放水平最低的超大市場,也是碳排放增長最緩慢的超大城市。2021年度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再次向深圳廣大企業傳遞出了“碳排放有價”的鮮明理念。而競價這一方式,也保證了碳排放權交易的公開與透明。
很顯然,
碳交易本身不是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的真正目的,其目的是用市場化手段控制和減少碳排放總量,以推動經濟與生態齊飛、美麗與發展共贏,從而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當做商品來進行
買賣,可促使企業認真對待碳排放甚至“斤斤計較”。按照制度設計,企業會獲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額,若成功減排則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額,若超額排放則要在
碳市場上購買配額。如此以市場機制激發
綠色發展動力,既能避免“運動式減碳”,又能激發企業
綠色轉型的內生動力,在技術進步、產業升級上下功夫,實現由“要我減碳”向“我要減碳”的轉變。
價格是市場機制的核心。在碳排放權交易中,若
價格過低,會挫傷企業減排積極性;而價格過高,將導致一些高碳企業負擔過重。深圳本次配額有償競價發放總量約58萬噸,平均成交價43.49元/噸??梢哉f,成交價格在合理區間,正如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所言,“此次碳配額拍賣成交價格,與近期深圳碳市場價格比較吻合。”
碳市場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相關制度、政策、數據、技術以及能力建設作為支撐。在實踐過程中,有許多內容還需要不斷探索。比如,根據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情況,適度從緊、循序漸進設定碳排放總量;改進配額分配方法,讓配額逐步成為規范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因素;等等。
以市場機制為
碳減排提供動力,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長期性工程。深圳要錨定“可持續發展先鋒”的目標,繼續發力制度創新,為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及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智慧。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