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碳市場參與主體、交易產品多元化都有望提升
貝殼財經:在你看來“十四五”期間我國碳市場將得到什么樣的發展?
邵詩洋:按照之前的統籌規劃,“十四五”期間我國八大高排放行業——火電、建材、鋼鐵、有色、石化、化工、造紙和航空都將逐步有序納入碳市場。我國碳市場目前采用一種叫做行業基準值的分配方法,行業須形成全面可靠的碳排放數據基礎才能夠被納入市場進行交易,因此后續的納入情況也會考慮各行業的數據基礎。八大行業均有許多細分子行業,之后可能是某些行業中一些條件成熟的子行業先行被納入碳市場交易,例如建材行業下細分的水泥行業。
可以確定的是,“十四五”期間,碳市場的參與主體將會更加多元化。目前進入碳市場交易的都是履約型企業,也可稱為控排企業、重點排放單位。但北京以及其他一些地區的區域
試點市場允許非控排企業、甚至個人參與交易。那么可以期待等運行較為成熟、穩定之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也將逐步開放,讓投資機構以及個人能逐漸有序進入。
隨著參與主體多元化的提升,因為大家的交易動機、交易策略不一樣,市場的噪音將增強,實際上這將有益于提高整體交易活躍度和市場流動性。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