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碳市場?
中新社記者:碳市場是什么?它和我們熟悉的如股票市場等有何不同?
張希良:碳市場(運行)的基礎是政府發放給企業的碳排放許可,也叫配額。一定時間內,企業實際的碳排放量不能超過其所得到的排放配額,這就叫碳排放
履約。
不同企業之間的
碳減排表現也不同,有的企業有多余的配額或許可,而有的企業不夠。碳市場就提供了一個交易
平臺,讓(不夠的)企業購買配額進行補充,從而實現履約,(配額多的)企業則可以賣出多余配額,獲得一部分收益。
所以,碳市場的交易實際上是配額的交易,也就是國家發放的碳排放許可的交易。而買股票可以變成一個企業的股東,所以股票市場的交易實際上是一種企業所有權的交易。兩者有本質不同??傮w來說,碳市場是一個幫助國家實現碳減排目標的政策市場。
中新社記者:誰可以在碳市場進行交易?
張希良:碳市場首要的交易主體是企業,特別是碳排放大戶、重點排放單位。未來這一范圍可能擴大。生態環境部相關文件明確,適時增加符合交易規則的投資機構和個人參與碳排放權交易。這樣可以提高市場影響力,改善市場流動性等。
中新社記者:碳市場的激勵機制主要在哪些方面?
張希良:碳市場的激勵機制首先來自
碳價。
碳價會影響產品生產或者服務提供的成本,最終影響產品和服務的
價格。受碳價影響,產品或者服務含碳量越高,
價格就會越高,含碳量越低,價格就越低。這就會創造一種機制:讓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碳排放較低的產品或服務,從而鼓勵低碳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和消費。
此外,還可以通過碳價,鼓勵企業做碳減排方面的技術創新。一個產品如果含碳量低,在市場上會更有競爭力,價格也會更有競爭力。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