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完善尚需時間
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是實現低成本
碳減排的關鍵。眼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通過為碳排放設定價格,短期增加了低效率企業的成本,為高效清潔企業提供了激勵機制。長期來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會影響未來的投資方向,讓長期的投資更傾向于清潔低碳,最終助力實現
碳中和目標。
2021年作為全國碳市場啟動的第一個履約周期,對于企業特別是高耗能企業尤為關鍵。李俊峰表示,企業應積極了解碳交易相關的規則和變化,高耗能企業需要更加重視碳減排工作,找到企業自身減排的路徑,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此外,要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技術創新,降低企業碳排放量。
李俊峰強調,“它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摸索。這個探索包括政府的管理、企業的適應、市場的各種各樣配套措施。”
據了解,我國碳交易體系起步晚,減排技術尚需要升級。而且,碳期權、碳債權、
碳基金等
碳金融工具發展受到一定限制,未來仍需要在制度和管理上加快研究和探索。
熊小平表示,碳市場與企業的利潤直接相關,企業需要加強對碳交易的認知。建議企業內部可以設專人負責相關業務,建立內部碳排放統計核算、
碳資產管理等內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