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bblb"></form>
<sub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sub>

<address id="tbblb"></address>

    <form id="tbblb"></form><noframes id="tbblb"><address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address>

      受新冠疫情影響,歐盟碳排放權配額價格急跌30%,未來如何捕捉中長期低碳投資的價格信號?

      文章來源:中英(廣東)CCUS中心碳交易網2020-03-28 22:14

           新型冠狀病毒和油價急跌不僅僅對國際股票市場帶來重大打擊,也促使歐盟碳排放權配額價格從23至25歐元的水平兩周內迅速下降了超過30%。今年12月到期的配額期貨在上周五(3月27日)的收市價為16.37歐元[1]。2021至2024年的配額價格也有類似幅度的下滑,2024年12月到期的期貨價格收報18.28歐元。由于歐盟碳市場內的拍賣比例較大,例如大型電力項目無免費配額需要拍賣或二級市場購買,配額價格下跌有利于降低出口型企業的經營成本,也有利于降低物價,但對低碳投資會構成負面的影響。碳市場配額價格的短期屬性(通常市場價格不超過5年)和波動性,一直與大部分低碳投資的長期屬性(通常投資期20年以上)和需求穩定的價格信號產生錯配。
       
       
      受新冠疫情影響,歐盟碳排放權配額價格急跌30%,未來如何捕捉中長期低碳投資的價格信號?
      歐盟碳排放權配額價格走勢(2019年3月28日至2020年3月27日)來源:洲際交易所(ICE),  2020
       
       
           英國在2010年進行電力市場改革,推出了“碳底價政策”[2](CPF),即從2013年開始使用9英鎊每噸二氧化碳的底價,當歐盟碳市場配額價格低于底價,英國政府向企業征收低于底價部分作為差額稅,并使用稅款用于英國低碳投資。當時的政策設計建議底價每年遞增,在2020年實現30英鎊的底價,在2030年實現70英鎊的底價。由于英國當時是歐盟碳排放權交易系統(EU ETS)的一部分,EU ETS有一個固定的總量(Cap)。英國采用比歐盟更高碳價格帶來的額外減排量,被歐盟的增量抵消。此外,英國能源企業在CPF實施后,對成效和影響提出批評和質疑,迫使英國政府把2016/17 至2019/20的底價凍結在18英鎊每噸的水平。然而,該方案在整個碳市場使用(如全歐盟,全中國,全美國),就能夠實現降低排放,同時保證碳價格在底價水平以上。
       
           從2020年開始開發一個新的低碳項目,如海上風電、核能、太陽能或CCUS項目,需要5至10年的周期才能產生第一度電或第一公斤的氫氣。期貨市場釋放的短期碳價格信號僅僅能夠影響企業生產的邊際成本,對能源結構產生微調,對促進長期低碳投資的意義不大。盡管缺乏穩定的中長期碳價格信號,越來越多的大型國際企業制定內部碳價格,應對未來碳定價帶來的氣候轉型風險。如殼牌集團在對全球所有項目開始采用40美元每噸的內部碳價格[3],道達爾采用30至40美元每噸的內部碳價格(取決于油價水平)[4],蘇伊士集團對投資項目采用30歐元每噸的價格而對低碳研發項目采用50歐元每噸的價格[5]。
       
           目前中長期氣候政策信號還不清晰,已經開展內部碳定價的企業只占少數。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企業還沒有開始關注中長期價格信號。建議公共部門和多邊機構(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研究開展中長期的碳排放權或碳稅有關的創新中長期金融產品,為企業投資決策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市場化風險管理工具。此外,碳交易碳稅僅是碳定價的其中兩種政策手段,未來的碳排放價格信號還可能來自排放標準、補貼等其他政策手段,也需要研究人員全盤考慮?;氐阶罱艿臍W盟碳市場暴跌,假如碳市場是歐盟給企業最主要的碳價格信號源,建議歐盟轉向采用GDP強度為基礎的總量計算方法,調節每年履約的配額總量來避免價格信號波動帶來的風險。
       
       
      [1] ICE, 2020. Real-time ICE Markets Data.
      [2] Hurst, D., 2018. Carbon Price Floor (CPF) and the price supportmechanism. House of Common Briefing Paper 05927.
      [3] Gillespie, A., 2018. Shell’s CO2 Management Strategies. GuestLecture to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Business School Students.
      [4] Total, 2018. Integrating Climate into Our Strategy.
      [5] IC4E, 2016. Internal Carbon Pricing: A growing corporate practice.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台湾佬中文222vvv娱乐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