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和技術成減碳主要制約
該項目執行者之一,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員石寶雅說,中小企業參與低碳建設本身制約因素主要是成本問題,“低碳不像節能等比較具體、單一,同時目前降碳也不像節能、污染物減排那樣是約束性指標,政府主要是引導企業自覺踐行低碳,在沒有強約束力下,企業并不十分買賬。”
從外在環境來看,主要制約因素有:國內整體技術水平以及制度環境。該項目調研發現,在低碳建設上,52.6%的受訪中小企業表示“缺乏技術”;50%的企業表示“沒有激勵和補償措施,缺乏動力”以及“缺乏資金”;31.6%的企業表示缺乏“人才和知識”。當中,企業獲取低碳知識重要渠道,為政府部門、網絡、報刊和電視。
從事中小企業節能減排服務的企業代表、廣州東潤發環境資源公司總經理龐增穗表示,廣東的中小企業大多數缺乏專人負責節能,專業人才較為匱乏。在節能補貼方面,政府更傾向于支持能夠實現較大節能量的大型項目,中小企業節能缺少資金抵押,難以從銀行融資。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