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全國碳市場啟動的時間越來越近,外媒頻繁報道、業界不乏各種猜測,到底這個碳市場會以怎樣的新生姿態呈現在眾人的面前,謎底或許也將很快揭曉。“現在已經明確了是年底啟動,最晚在12月份,目前一些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當中。”一位接近決策層的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透露。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而對于不久前“當前碳交易試點不會立即取消,而是會與全國碳市場并行一段時間”的傳言,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氣候金融研究室及碳金融實驗室負責人崔瑩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市場上其實已經就這一問題達成了共識,試點與全國碳交易市場并行一段時間的可能性最大,并且初期可能只會納入電力一個行業。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究竟全國碳交易市場如何能有效啟動以及啟動后如何有序運行?與碳交易密切相關的碳資產管理企業會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關于個人碳賬戶的發展是否會因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啟動而有所突破?崔瑩結合多年碳交易市場的研究經驗對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啟動運行提出了一些個人建議,并就上述問題進行了簡要闡述。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全國碳市場應循序漸進
“試點碳市場經過三四年的運行,取得了巨大成績,為全國碳市場的建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訓,但是試點碳市場向全國碳市場過渡的機制還有待明晰,需要解決各地配額不同質不同價、交易所冗余等問題。”崔瑩對于當前的碳交易試點給出了較為客觀的評價。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據了解,目前各試點特色多元化,也亟待系統評估與經驗總結。例如,天津、重慶碳市場交易量小、活躍度不足,這讓市場難以反映合理碳價;而湖北碳市場交易量大,存在著一定的政策原因,即規定“未經交易的剩余配額注銷”。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全國碳市場啟動初期,經過行業摸底,可能只會納入電力一個行業,因為配額分配采用基準法,對行業數據的要求很高,而目前只有電力行業的數據比較完備。這也是全國碳市場與試點碳市場并行的原因之一,全國碳市場沒有包括的行業將繼續保留在試點碳市場中管理和交易。”崔瑩說。
實際上,碳市場在國際上已經有不少經驗,最典型的就是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EU ETS),其中,在配額分配方式上,EU ETS從初期的免費分配為主過渡到增大拍賣份額,分配方法從“歷史法”轉變為“基線法”。在配額跨期處理上,EU ETS在吸取經驗教訓以后,目前允許配額的跨期存儲與借貸。“我國的碳市場設計和運行借鑒了歐盟經驗,并結合自身特點。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中,我們建議,配額發放應采用‘中央制定為主、地方調整為輔’的方式,這樣兼顧了整體的‘統一性’與地方的‘差異性’。配額分配方法應以基準法為主,從無償過渡到有償?;鶞史梢员苊?lsquo;鞭打快牛’的現象,較好地對企業產生減排激勵;而在全國統一碳市場構建初期,配額發放以免費分配為主的方式能夠引導參與者進入市場,以后可以通過提高拍賣比例來過渡到有償分配。”崔瑩就碳配額分配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此外,在全國碳交易市場的監管機構設置上,崔瑩認為,應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組成全國碳市場的監管體系,發揮各自的優勢。“在試點地區碳交易所里,選擇一個作為全國碳交易中心,其余區域交易所轉型為營業部式機構。對全國碳市場的構建建議,我們還進行了更詳細的闡述,會在我們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慶時發布的《中國碳市場發展報告》中展示。”崔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