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北京電視臺、《北京青年報》等多家新聞媒體對公司碳交易業務進行了專題采訪,對公司在積極履約的同時,通過碳匯項目實現盈利給予肯定。作為公司13大類輕資產化業務之一,通過不斷創新實踐,讓“碳資源”轉換成“碳資產”,兩年來,公司碳排放權交易實現連續創效,累計利潤超過6000萬元。今年經過嚴格的論證和商業計算,通過使用“碳排放權抵消機制”,采取林業碳匯替換配額,實現增效50萬元,成為創效“亮點”。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去年年底,京冀兩地啟動跨區的碳排交易試點,北京又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碳排放權抵消”的管理辦法。按照公司領導的指示要求,公司碳交易領導小組認真學習相關文件精神,縝密分析市場行情,積極探索,不斷創新,通過購買5萬噸承德林業碳匯,用于抵消相應的碳排量后,從而將富裕出的碳配額出售,實現良好碳收益。據悉,公司自2014年3月完成首筆碳交易以來,通過不斷加強管理,極大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減少了碳排放,在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如期圓滿完成年度履約任務的同時,還使碳資源轉換成碳資產,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被評為“集團公司年度碳資產管理工作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