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林草年
碳匯量超過1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居世界首位,是實現
碳中和目標的“壓艙石”,但要注意避免林業
碳匯項目開發過熱現象。
這是記者14日在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林草局召開的生態保護修復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國家林草局生態司一級巡視員郭青俊說,據測算,目前全國林草年碳匯量超過1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居世界首位。據預測,2060年,我國難以避免的
碳排放約有2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林草碳匯能吸收一半以上
碳排放。實現“雙碳”目標是我國主動擔當大國責任、對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壓艙石”,林草碳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郭青俊指出,目前,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已正式啟動,林業碳匯項目可根據要求參與交易獲取收益。但并不是具有碳匯就能開發符合自愿減排類項目,適合項目開發條件的林地類型非常有限,大多數類型不能作為碳匯交易項目開發,要避免碳匯項目開發過熱現象。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