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正值“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國際日”,惠東10年期紅樹林
碳匯開發權在廣東省環境權益交易所交易,由廣東能源集團節能降碳有限公司以超400萬元競得,交易涉及的紅樹林預計10年期內共可固定約4.3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本次交易創下當前國內總量最大、數額最高的紅樹林
碳匯交易紀錄,也開創了全國紅樹林碳匯開發權交易的先河。
這是廣東探索紅樹林變“金樹林”的生動實踐。在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的技術支持下,惠東縣開展紅樹林碳匯開發權交易
試點,通過市場化高效配置提前變現紅樹林碳匯資產,提高紅樹林碳匯資源利用和價值實現效率。
此次認購采用紅樹林碳匯開發權形式開展認購交易,創新了紅樹林碳匯交易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紅樹林碳匯開發權是指在明確的地理區域范圍內,對海域或土地權屬清晰及約定年限內的紅樹林碳匯資源進行開發并獲得紅樹林碳匯收益的權利。
惠東縣是廣東省近年來紅樹林營造修復成效最突出的縣區,也是獲得首批國家和省級造林獎勵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縣區。交易涉及的紅樹林造林項目位于惠東縣考洲洋、范和港以及平海內港片區,造林總面積為204.85公頃,出讓期為2022年8月1日至2032年7月31日。根據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出具并經
專家論證的碳匯潛力核算報告,10年出讓期內,造林項目總減排量為4.3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交易所獲收益將用于惠東縣造林區域紅樹林的修復和管護。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交易具有重要的試點意義,以市場化方式推動紅樹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不僅精準對接生態產品供需,也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碳匯經濟的雙向“增值反哺”,促成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循環,對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紅樹林保護修復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