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1日),城市副中心舉辦“新質之力 碳惠未來”林業
碳匯試點建設系列活動。會上發布了區域園林綠化應對氣候變化三年行動計劃,副中心將瞄準6大方向、通過16項重點行動、實施52項具體措施,全面推進地區碳增匯和
碳減排,為建設林業
碳匯試點與國家
綠色發展示范區貢獻力量。
在豐碳增匯、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上,副中心提出將在增加綠色資源總量的基礎上,持續提升綠色資源質量,將盡快完成通燕運動健身園、六環高線公園、漷縣東門橋公園等規劃建設,加速推進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規劃建設,重點推進副中心國家級植物園建設進度。同時,在潮白河與大運河沿線、東郊森林公園、溫榆河副中心段濱河公園、環城公園游憩帶等地,每年實施1000畝精品近自然景觀林改造提升示范區,不斷提高區域綠色空間品質。副中心還將起草第一批區級濕地保護名錄,圍繞潮白河、溫榆河等河流水系營造開放樂享、水清岸綠的高品質濱水空間等,到2025年,全區實現新增或修復濕地面積1000畝以上。
強化統籌、建設優質林業碳匯試點方面,副中心將篩選適宜林地,開發林業
CCER/BCER碳匯項目,推進符合條件的碳匯產品盡快進入國家統一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
北京市試點
碳市場成功交易,實現碳匯價值的貨幣化補償。圍繞智慧管理、實現高效協同融合發展,副中心將建設京秦京津兩條綠楔、北運河-潮白河生態綠洲,構建綠色生態廊道,提升大運河生態景觀。
預計到2025年,副中心森林覆蓋率將達到34.6%,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5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0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5%,濕地保有量6224公頃,森林蓄積量達到190萬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儲量達到81.43萬噸、碳儲量年增長率超過3%。
活動上還發布了通州區雙碳智服
平臺。該
平臺構建了區、鄉鎮二級碳匯管理體系,集雙碳地圖、企業管理、數據核驗、碳資源目錄、作戰圖和數據分析六大應用于一體,服務區域內林業碳匯申請、登記、注冊、交易、抵銷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示范性碳匯+創新化應用模式,實現通州林業碳匯開發基礎能力躍升,促進林業碳匯生態補償機制市場化和長效化發展,服務通州林業碳匯價值實現,助力通州區實現雙碳目標。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