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農業碳匯交易是助力農業固碳減碳的重要舉措,推動農業碳匯交易的難點在哪里?
張紀兵:目前,農業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尚未建立。我國在工業、能源和造林領域實施碳排放權交易制度,但碳交易與農業的銜接不夠,尚未建立農業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各級政府對保護性耕作、有機種植等有利于農田減排增匯的措施缺乏引導激勵,制約了農田減排增匯項目的開發和交易。
農業碳匯核算方法學也尚未納入批準的方法學。2024年1月,我國重新啟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碳交易市場,由于農業碳排放受地域、氣候、土壤、種養方式等多重因素影響,方法學開發難度大,暫時農業碳匯核算方法學未在首批4項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里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碳匯交易的發展。
農業碳匯價值實現方面存在宣傳力度不足的狀況。農業碳匯在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農業碳匯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對農業碳匯的宣傳力度不足、公眾認識和參與不夠。同時,公眾對農業碳匯感興趣、但不知道如何參與碳匯市場的現象大量存在,制約了農業碳匯開發和利用。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