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穩妥推進林草碳匯項目開發
準確把握碳匯項目開發形勢。當前,國際社會對諸多問題沒有定論,國內自愿減排交易機制重啟,林草碳匯類型不多,供給空間有待拓寬;碳抵消需求不旺,市場帶動力不強;林草經營投入不足,集約經營增匯能力不強;計量監測手段不夠先進,碳匯計量精度和成本有效性不高。碳匯項目開發要堅持穩中求進,積極穩妥做好林草碳匯項目開發和儲備。
積極開發碳匯造林項目。面對碳匯造林和紅樹林
方法學頒布,特別是涵蓋竹林、灌木林的有利時機,要用足用好適宜造林空間,力爭做到造林與增匯同步謀劃、設計、實施,將造林增匯任務落地上圖入庫,吸引碳匯用戶提前布局、投資支持。
注意防范項目開發風險。地方政府和項目業主應審慎決策。一是沒有項目方法學的不開發,防范不合格風險;二是沒有資金支持的不開發,防范實施難風險;三是經營規模不當的不開發,防范效率低風險;四是產權模糊的不開發,防范糾紛風險;五是面向國外用戶的不開發,防范國際交易規則變化風險;六是分成占比不當的不開發,防范權益流失風險;七是未經所有權人同意的不開發,防范越權侵權風險;八是計量監測方法手段不明確的不開發,防范成果失真風險。
優化碳匯項目開發環境。建議各級林草部門一要放寬經營主體資格限制,提升自行開發權利和能力;二要允許開發費用在業務成本中列支,確保碳匯收益歸經營主體享有;三要加強現代技術在項目設計、審定、計量、監測、核證等環節的研發和應用;四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揮國有林場作用,促進集體林碳匯的聯合生產和開發;五要借鑒國際經驗,結合我國國情,推薦和出臺新的方法學,將天然林和公益林經營活動納入項目范圍。
只要著眼國家需求、統籌“四庫”建設,堅持雙輪驅動、激發主體活力,就能推動全社會更加嚴格地保護林草生態系統、更加高效地培育林草資源、更加合理地利用林草產品,就能更加協調地發揮林草生態系統的綜合效益,為應對氣候變化、推動
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更大貢獻。(劉家順)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