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溫州市科技興海暨藍碳創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正式印發。目標到2025年,海洋R&D投入強度達3.0%左右,構建特色鮮明、實力突出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海洋科技創新能力進入省內領先行列。
根據《方案》,溫州市科技興海暨藍碳創新行動將圍繞我市海洋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把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作為重要引擎,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發展,打造開放、協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搶占海洋
清潔能源、生態
碳匯、生態環境保護、生態養殖與加工、生物資源開發等領域的科技制高點,加快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
溫州市科技興海暨藍碳創新行動重點任務為加快形成沿海全域創新格局、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提升一批創新
平臺、培育一批重點骨干企業、引育一批創新型人才、轉化一批先進技術成果、推進一批涉海技術開放合作項目。
其中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引人關注,包括促進清潔能源多元開發與應用、加快海洋生態碳匯技術發展、布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技術、深化海洋漁業生態養殖與加工技術和推動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如支持開展新型高效低成本深遠海風電技術、深遠海漂浮式海上風機關鍵技術、深遠海多能互補及一體化綜合應用技術、海洋遠距離低頻輸電技術攻關,支撐海上風電產業發展。重點突破不同種類典型海岸帶藍碳生態系統(人工紅樹林生態系統、淺海漁業碳匯等)儲量、增量、通量的監測評價方法和關鍵共性技術。
此外,我市將積極對接大院名校在溫州落地涉海高能級創新平臺和大院名校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引導支持龍灣區、海經區、瑞安市、蒼南縣聚焦風光裝備產業,瞄準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南大學等重點高校院所平臺。引導支持海經區、蒼南縣聚焦氫能產業,瞄準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青島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等重點高校院所。充分把握海經區獲批省級高新區契機,做強做大海上風電產業,支持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整體落戶,全力打造海洋科技創新創業高地。同時加快白馬湖實驗室溫州中心建設,支持開展海上風電及源網荷儲一體化研究。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