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碳匯開發的創新做法
農林碳匯開發不僅可以通過交易變現為農民帶來財富,還能以碳匯資產為基礎嫁接金融服務,通過質押信貸、碳匯證券化、碳匯保險、碳匯期貨及衍生品等方式,幫助農民融通資金,創造價值。針對農林碳匯開發中的難點,各地已經做了一些有借鑒意義的積極探索與思考。
?。?)創新農林碳匯開發方法學。例如,減少林木商業采伐是重要的保護存量林業資源、增加固碳的途徑,但傳統方法學并不支持。2015年以來,福建在全國創新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
試點工作,組織
專家論證開發了“森林停止商業性采伐”碳匯項目方法學,目前已報請備案,待方法學備案發布后,此類項目就能上市交易,填補國內空白。
?。?)引入碳票降低開發成本。在林業領域,引入林業碳票制度,將區域內權屬清晰的林業資源,依據簡明的計量方法,經第三方機構監測核算、專家審查、相關部門審定備案簽發
碳減排量收益權憑證,實現碳匯資產開發。目前,在國內林業資源豐富的區域已有試點。碳票制度優勢明顯:一是降低時間成本,目前,中國核證減排量林業碳匯項目審定和減排量簽發需分兩次申報,從項目生成到備案簽發一般需1.5-2年時間。而福建三明試點碳票,從生成到備案簽發只需30個工作日。二是降低開發成本,傳統每噸林業碳匯開發成本數十元,而三明林業碳票開發成本約2元/噸。
?。?)運用金融手段規避交易價格波動的風險。當前各地碳匯交易雖然尚待發展和成熟,但基本形成了良好的交易環境和價格形成機制。通過期貨和保險手段,規避市場可能的波動,可以幫助農民鎖定收益、分散風險。2021年,人保財險福建省順昌支公司與順昌縣國有林場簽訂全國首單《“碳匯保”商業性林業碳匯價格保險協議》,為南平市順昌縣國有林場提供林業碳匯價格損失風險保障。
(董忠云系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海蘭系中航證券農業首席分析師;陳翼系中航證券研究助理)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