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函〔2022〕266號
楊斌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我省林草
碳匯項目開發的建議》(第0223號)交我們辦理,綜合會辦單位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項目開發情況
自2004年起,云南省開始探索林草碳匯項目開發工作。一是2005年4月,啟動實施了“騰沖
CDM小型再造林景觀恢復項目”,是全球第一個小型再造林項目,也是全球第一個獲得FCCB金牌認證的項目,于2012年以每噸10美元
價格成功在美國碳匯市場出售5萬噸CO2減排量,收入約50萬美元,按照當時匯率折合人民幣約400萬元。二是2012年,實施了國際核證
碳減排標準西雙版納林業碳匯項目,并于2017年在VCS注冊處獲得注冊和第一監測期減排量簽發許可,2019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和中國碳匯控股有限公司(香港注冊的企業)在景洪市簽訂了《國際核證
碳減排標準西雙版納林業碳匯項目碳匯減排量交易合同》。合同簽訂后,中國碳匯控股有限公司繳納了150萬元的定金,但因疫情等原因,后續工作暫緩。三是2016年,云南云景林業開發有限公司自主開發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碳匯造林項目,并于2017年在國家發改委備案,取得碳減排量核證報告,但因國家
CCER市場暫停未完成交易。四是按照國家
CCER方法學,相繼引進3M公司、華特迪士尼公司、螞蟻金服公司、騰訊基金會等企業,結合國家造林補貼項目,先后在保山市騰沖市、臨滄市鳳慶縣、臨滄市鎮康縣、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龍縣、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等地區,以“定購”的方式實施了6個林業碳匯自愿減排項目,總投入資金3700萬元,共實施造林面積52550畝,森林經營面積45624畝,測算項目計入期可產生約119萬噸CO2當量減排量,約有6萬林農從中受益。五是2021年,開展了中國(云南)自貿區“推動
碳排放權交易資源儲備”
試點工作,在全省范圍內征集了一批包含林業碳匯的潛在CCER項目,涉及造林和森林經營類項目17個,為今后CCER項目做儲備。六是開展了全省林草碳匯項目開發情況調研,以調代訓,針對重點地區開展了林業碳匯交易培訓,并形成全省林業碳匯交易情況的調研報告,以省雙碳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于全省林業碳匯資源開發風險提示的函》。
二、存在問題
(一)林業碳匯開發政策尚未明確。林業碳匯項目開發需嚴格遵循相關方法學,并非所有森林資源都可開發為碳匯項目進行交易。目前,國家明確不再搭建省級碳匯交易
平臺,碳匯相關交易將依托國家交易
平臺。而2021年7月16日重新啟動開市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主要針對電力行業,是一個基于排放配額分配的
碳市場,林業碳匯交易暫未納入其中。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7年3月17日暫停受理CCER項目以來,新的交易管理辦法暫未出臺的情況下,項目開發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二)林草碳匯項目開發難度大。一方面,按照國際和國家現行方法標準,用于碳匯造林的林地要求是2005年以來從未造過林的荒山,目前這樣的林地很難找到,開發碳匯造林可供選擇的林地越來越困難。另一方面,即便按相關要求能夠落實地塊,但因項目周期長,方法要求高,導致林草碳匯項目開發、評估和監測成本遠高于預期碳匯收益,嚴重制約了林草碳匯項目的開發。
(三)林草碳匯科技支撐不足。當前云南僅開展了部分主要優勢樹種的碳匯計量模型研建和
碳計量參數測定,尚不能支撐全省森林碳匯的計量工作,同時,草原、濕地的基本生物量模型及
碳計量參數等基礎研究工作還基本處于空白狀態。
(四)碳匯知識普及和宣傳不夠。對林草碳匯相關知識普及和宣傳不夠,公眾對林草碳匯的認識不全面,過分宣揚森林碳匯交易所帶來的經濟收益,而忽視了森林、草原、濕地本身所具有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們將充分吸納代表建議意見,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林草碳匯項目開發有關工作。
(一)開展學習培訓工作。按照“走出去、請進來、沉下去”的思路,一是組織到福建、廣東、湖南等省份考察學習,拓寬工作思路。二是籌辦云南林草碳匯工作研討班,將省內外碳匯領域
專家為云南碳匯工作出謀劃策。三是編制《林草碳匯知識應知應會》手冊,組織開展對各地的培訓工作,強化對地方的指導。四是持續加大宣傳培訓,籌辦云南林草碳匯工作研討班,將省內外碳匯領域
專家為云南碳匯工作出謀劃策。
(二)探索林草碳匯價值實現機制。組織開展全省碳匯價值實現機制研究,待國家相關政策明確后,細化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繼續按照國家要求組織省內重點企業參與全國
碳交易,支持重點排放單位使用林業碳匯項目產生的減排量抵消碳排放配額清繳,探索符合云南特色的碳匯資源實施路徑。同時,探索擴大消納渠道,在大型活動和公務會議中推動實施
碳中和行動,鼓勵使用林業碳匯抵消活動和會議排放。
(三)開展碳匯計量監測研究。一是組建云南省林草碳匯專家庫,支持各方力量開展碳匯相關研究和專業化服務。二是按照《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編制云南省2021年林業和土地利用變化領域溫室氣體清單,實現年度出數。三是按照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和要求,參照國家林草局林草碳匯量計量方法制定云南省林草碳匯量計量方法,逐步實現省、市、縣三級出數。四是開展云南省碳匯潛力研究,結合目前開展造林綠化空間適應性評估和森林經營工作,分析不同的碳匯增匯路徑。
衷心感謝您對生態碳匯項目開發的關心和支持,請繼續關注支持云南工作!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2022年6月9日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