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月17日從四川省林草局獲悉,日前出臺的《四川省林草
碳匯發展推進方案(2022—2025年)》明確,支持
試點縣(單位)設立林草
碳匯發展專項基金。
方案明確,對項目通過國際國內
碳信用市場主管機構注冊(備案)的試點縣,將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50萬—100萬元獎勵。建成成片碳匯林達到500畝以上的,允許在符合相關條件的基礎上,可利用不超過3%、最多50畝的土地開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休閑運動等
綠色產業。
這些獎勵支持政策容易獲得嗎?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說,四川將加強林草碳匯資源開發行業監管,開發建設四川省林草碳匯綜合管理
平臺,對全省林草碳匯項目備案、碳匯林建設、碳匯量核定、碳匯認購、
碳中和行動等進行有效監管。同時,還將對林草碳匯進行摸底,科學評估森林、草原和濕地等生態系統固碳增匯潛力,開展連續動態監測,構建林草碳匯資源“一張圖”。
在此基礎上,四川將編制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方案,因地制宜建設一批體現資源特點的林草固碳增匯示范片區,激勵重點排放企業、自愿減排企業、國有林草單位及各類社會主體積極參與發展林草碳匯。
“林草碳匯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上述負責人表示,四川將通過開展碳中和公益行動,鼓勵、引導單位和個人認購碳普惠機制下的林草碳匯產品,打造碳中和活動、碳中和會展、碳中和賽事、碳中和機關、碳中和商品,逐步建立區域碳中和推廣機制。同時,探索單位和個人購買林草碳普惠碳匯量履行植樹義務機制。
據測算,全省森林生態系統年固定碳量7000余萬噸,累計碳儲量超過29億噸,可供開發造林碳匯、竹林碳匯、森林經營碳匯項目的土地資源分別達51萬公頃、70萬公頃、680萬公頃,若全部實施碳匯項目,30年間可分別減排二氧化碳1.3億噸、1.2億噸、8.0億噸。全省已實施林草碳匯造林項目17個。
去年出臺的《四川林草碳匯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林草碳匯高質量發展體系,基本形成林草碳匯多元化發展格局,全省森林蓄積量達21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87%,濕地保護率達57%,林草碳匯項目總規模達3000萬畝。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