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壽財險榮成支公司完成對東楮島一百畝海草的投保,若因特定海洋環境變化造成投保連片海草受損害,
碳匯減弱,將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此舉標志著全國首單海洋
碳匯指數保險在我市落地,這也是我市碳匯價值多元轉化的一次金融嘗試。
“海里的草能上保險,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成真了。”榮成楮島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山東海草床修復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王軍威興奮地分享道。
海洋碳匯又稱“藍碳”,是通過海洋生物(海岸帶的紅樹林、海草床和鹽沼)的碳匯功能實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減排,改善人類生存、生活環境質量。海洋生物的固碳量遠高于陸地上的森林及草原。其中,海草床固碳量是陸地森林的兩倍以上。但由于海洋氣候多變,始終缺乏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與規避手段,一旦出現臺風、海溫、赤潮等海洋災害,往往造成海草床大面積損毀,固碳效果缺乏有效保障。
為了讓海草床的固碳效果取得實效,我市不斷探索碳匯價值多元轉化方式,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和威海市兩級公司配套聯動,綜合國內外海草床碳匯的最新研究成果,與政府、行業、科研等領域多方論證,在實現對海草床碳匯價值和修復成本的初步核定的基礎上,利用海草床生長環境數據、海草床損毀及修復數據、海水流速等海洋大數據,參照海草床碳匯能力、碳匯市場交易
價格等依據,量身定制了海草床的碳匯指數保險方案,推動海洋碳匯由資源轉化成資產。
據中國人壽財險威海市分公司榮成支公司經理張曉輝介紹道,該險種以海草床為保險標的,以海草床碳匯富余價值(包括固碳經濟價值和修復成本)為補償依據,以海草床因特定海洋環境變化造成的碳匯減弱事件為保險責任,充分保障海草床固碳的生態效益和經濟價值。當海草床因特定海洋環境變化造成碳匯減弱時,視為保險事件發生,損失補償可用于對災后海草床生態保護修復等生產活動。張曉輝說道,海草床碳匯指數保險采用觸發即賠原則,養殖戶按每畝每份100元進行投保,保額2000元。從事海草床種植的專業戶、合作社、水產企業均可投保。
近年來,我市不斷創新海洋碳匯金融產品,全國首筆海洋碳匯貸2021年8月落地我市。海洋碳匯保險和碳匯貸的探索,既保障了固碳效果,又能將固碳效果轉化為資金,讓藍碳由“無價”變“有價”的路徑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