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9家企業在貴州省生態環境廳主辦的“購碳扶貧,你我同行”企業集中購買
碳匯活動現場購買
碳匯樹木50萬株,碳匯量500萬公斤,碳匯金額達到150萬元。此次碳匯購買惠及貧困戶556戶,戶均年增收1350元。
貴州省是中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脫貧攻堅主戰場。2018年1月,貴州省出臺了《生態扶貧實施方案(2017-2020年)》,實施單株碳匯精準扶貧
試點工程,充分運用“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者結合的“互聯網+生態建設+精準扶貧”新模式,積極探索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新途徑,為實現減緩氣候變化、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精準扶貧作出應有的貢獻。從當年7月項目啟動到現在,已覆蓋全省除貴陽市以外的8個市州的60個村,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2649戶,碳匯量全部賣出后,年收益可以達到255萬元,每戶年均增收960元。
碳匯交易中,購買方可通過購買碳匯,抵消個人或組織產生的
碳排放,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和扶貧工作,提升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和行動。目前,貴州省利用大數據技術開發了貴州省單株碳匯精準扶貧大數據
平臺,根據樹木碳匯量和國內外
碳市場價格確定每棵樹每年的碳匯
價格為3元,開發一次可連續售賣6年,6年以后可以重復開發。貴州省的單株碳匯精準扶貧
平臺,面向全世界致力于低碳發展的個人、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進行銷售,購碳資金全額進入貧困農民的個人賬戶,以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從種樹賣木材到護樹碳匯交易增加收入,貴州山區農民形象地稱之為“種樹賣空氣”。
貴州省生態環境廳相關人士介紹,本次企業集中購買碳匯樹木活動在增強企業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履行降碳責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也體現了企業直接參與脫貧攻堅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