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全球性問題。國際社會對林業的碳匯功能已形成高度共識,認為林業措施是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
碳排放權交易下的林業碳匯交易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是利用市場機制拓展林業融資渠道的重要途徑和促進實現國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重要手段,是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內在要求。黨中央提出:"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林業具有特殊地位,應對氣候變化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戰略選擇",林業碳匯已列為國家對外承諾的2020年和2030年兩個重要時間節點應對氣候變化主要行動目標之一。2018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9部委聯合發文《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行動計劃》,提出要將具有生態、社會等多種效益的林業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優先納入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充分發揮
碳市場在生態建設、修復和保護中的補償作用。國家及省級林草部門高度重視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著力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加快計量監測理論方法研究和標準規范制定,編制完成體系建設總體方案,穩步推進技術體系、數據體系、模型體系、評估體系建設。2018年底,國家林草局印發了《林業草原生態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強調要認真實施生態產業扶貧。因地制宜加快發展對貧困戶增收帶動作用明顯的林草業。鼓勵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購買貧困地區林業碳匯。根據
碳交易補償方式,結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研究支持林業碳匯項目獲取
碳減排補償,探索面向貧困戶的單株碳匯精準扶貧模式。因此,加強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林草部門責無旁貸。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