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林場近日在
北京環境交易所與
北京蘭諾世紀科技有限公司達成首筆造林
碳匯交易,標志著塞罕壩林場
碳匯產業邁出實質性一步,也意味著塞罕壩林業生態產品真正實現了市場化,取得了森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林業碳匯交易是綠化實施單位通過開展造林和森林管理等活動,測定可吸收的二氧化碳總量,經過嚴格審核認定后,在指定交易場所掛牌出售,
碳排放單位通過購買二氧化碳量來抵消其工業
碳排放的過程。
塞罕壩林場首批森林碳匯項目計入期為30年,期間預計產生凈碳匯量470多萬噸。按碳匯交易市場
行情和
價格走勢,造林碳匯和森林經營碳匯項目全部完成交易后,可給塞罕壩林場帶來超億元的收入。分析認為,塞罕壩林場首筆碳匯交易成功,有力地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對推動國有林場
綠色轉型發展、建立生態融資新機制、推進生態服務市場化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塞罕壩林場不斷探索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市場化新機制,將林場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良性循環。
2016年8月,塞罕壩林業碳匯項目首批國家核證減排量獲得國家發改委簽發,成為華北地區首個在國家發改委注冊成功并簽發的林業碳匯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國簽發
碳減排量最大的林業碳匯自愿減排項目。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