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山野嶺植樹造林,減排的二氧化碳量可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昨日,導報記者在一場在廈召開的“碳排放交易權現貨和期貨產品研討交流會”上獲悉,看中“碳排放”商機,一家廈企已經在福建多個地方儲備了27萬多噸林業碳匯,并準備在福建區域促成真正的碳匯交易市場。
已儲備27萬多噸碳匯資源
廈門肅正資產管理公司是福建省首家以林業碳匯交易為主體的碳排放交易權經營企業,項目包括一級碳源策劃和開發、碳匯買賣、碳資產保值增值、碳資產抵押融資、碳創新金融咨詢服務、碳信用等。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所謂林業碳匯交易,就是通過種植碳匯林,測定可吸收的二氧化碳總量,經嚴格審核認定后,將其在交易場所掛牌出售,而碳排放單位則通過購買二氧化碳量來抵銷其工業碳排放。“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目前已經在龍巖、三明、南平等地儲備了27萬多噸的碳匯資源,并還在不斷增長中。”廈門肅正資管公司創始人趙果表示,林業碳匯交易的每一噸碳都有一片森林存儲,每一片森林都為農民增收和改善生態作出貢獻。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測算市場容量可達數十億元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福建有大量的化纖、紡織、光電等企業,減排壓力大。”趙果告訴導報記者,根據他的測算,目前,福建相關企業一年的碳匯需求量在8000萬到1億噸。按照目前40元/噸的行情價,市場容量可達數十億元之多。
不過,趙果坦言,盡管目前國際碳市場交易比較紅火,但在《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國際碳交易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大都是減少排放的工業項目。而以林業碳匯為主的CDM項目由于技術規則、管理運行及程序的復雜性以及不確定性等諸多因素,項目比例和交易量均較小。“隨著國家對環境的重視,相關減排的工業項目將逐漸限制。”趙果認為,林業碳匯雖然投資大、周期慢,但更具備長遠的投資價值。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另一個利好因素是,根據相關政策,2017年國家將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進一步擴大碳市場范圍。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家加快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將倒逼企業要在技術、設備等方面進行轉型升級,碳排放量少的企業也將更具有競爭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