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bblb"></form>
<sub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sub>

<address id="tbblb"></address>

    <form id="tbblb"></form><noframes id="tbblb"><address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address>

      大興安嶺發展碳匯林業的路徑思考

      文章來源:大興安嶺日報2016-03-30 23:41

      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停止后,大力培育生態主導型產業,成為林區實現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除綠色食品、生態旅游、綠色礦業外,筆者認為,大興安嶺應發揮林區得天獨厚優勢,在發展林業碳匯上進行深入研究和有益探索,將林業碳匯培育成為林區新興的朝陽產業。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大興安嶺發展碳匯林業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按照《京都議定書》要求,到2040年,全世界二氧化碳減排量要達到80%,隨著減排壓力上升,碳匯價格會持續上升。其次,碳匯造林效益可觀。我區“天保”工程造林任務2015年為6萬畝,造林費用由國家支付,如能開發ccer林業碳匯項目,保守估計每畝可收益800元,總收入可達4800萬元。我區還有92萬畝宜林地和8.4萬畝無林地,開發林業碳匯項目具有豐厚的效益預期。三是撫育增匯空間巨大。目前,國家發改委備案林業碳匯項目方法學有3個,即碳匯造林、竹子造林碳匯和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碳匯造林項目和竹子造林碳匯項目開發已有成功先例,但森林經營碳匯項目尚屬空白。森林經營碳匯項目對象為人工林,我區人工林面積為494萬畝,其中中幼林面積為480萬畝,開發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極具潛力。同時,轉崗就業機會增多。爭取林業碳匯項目,可以創造就業崗位,安置木材停伐后轉崗人員,提高職工群眾工資性收入。例如,廣東長隆1.3萬畝造林項目,將為當地農戶創造600人的短期工作機會、60個長期工作機會。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大興安嶺發展碳匯林業具有優越的基礎條件。自然稟賦優越。我區有林地面積683.7萬公頃,約占全省的34%;活立木總蓄積5.6億立方米,占全國4.2%。在有林地中,中幼齡林面積和蓄積分別占有林地面積和蓄積的82.79%、79.01%。由于大部分森林屬于中幼林,正處于旺盛的生長期,森林固碳能力處于成長期和高峰期。在碳匯項目期內,只要經營得當,森林就會一直處于較好的生長狀態,起到長期吸碳和固碳作用。工作基礎較好。自大興安嶺碳匯基金執行委員會2011年批復成立以來,我區共計投入資金1000萬元開展林業碳匯項目,相繼開展了1萬畝碳匯造林項目、8萬畝森林經營碳匯項目、加漠公路0~9公里通道綠化碳匯項目。連續3年對項目實施單位相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達到170余人次。地區農林科學研究院獲得林業碳匯計量與監測資質,是黑龍江省首家獲此資質的單位。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大興安嶺發展碳匯林業應有完善的路徑,切實加強組織協調管理。健全機構方面,應成立由行署、林管局主要領導任組長,發改委、計統部、營林局、資源局、財政局、財務處、農林科學院等有關處室和站院負責人為主要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能,職能包括制定碳匯政策,指導具有碳匯功能的造林工程,追蹤國內外森林碳匯相關的信息動態,研究碳匯計量與動態監測方法技術、碳匯貿易技術及經營管理模式,建立林業碳匯綜合管理體系。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海口】【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國家發改委 環境保護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主辦單位:中科華碳(北京)信息技術研究院&易碳家期刊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8號總部基地十區22樓三層 聯系電話:010-51668250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1044150號
      中國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  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台湾佬中文222vvv娱乐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