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建議:一是強化“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和行動。采取強化措施落實“十三五”碳強度下降目標,爭取超額完成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礎上下降45%的上限目標。繼續推進工業、交通、建筑等各領域節能和提高能效,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大控煤措施力度。深化低碳城市等試點示范,抓緊推進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繼續增加森林碳匯。研究采取碳強度與總量雙控措施,為實現我國提出的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峰的自主貢獻目標提前作好相應部署。抓緊制定我國到2050年低碳發展戰略,盡早向國際社會發布。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二是加快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立法工作。目前已啟動應對氣候變化專門立法工作,初步形成了立法框架;同時起草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作為國務院行政法規發布。我們亟須加快氣候立法的步伐,積極學習吸收國外正反兩方面經驗,確保綠色低碳發展的各項事業有法可依。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三是推進氣候外交與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推進同美國、歐盟、俄羅斯、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政策對話與務實合作,加強同“基礎四國”、“立場相近發展中國家”、小島國、最不發達國家和非洲國家的溝通協調。在“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中突出綠色低碳元素,引導海外投資更多流向低碳領域。盡快啟動實施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相關項目活動,在團結幫助發展中國家的同時,帶動國內節能環保低碳相關產業和裝備“走出去”。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四是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參加巴黎會議是落實習近平主席全球治理理念的一次成功實踐,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寶貴經驗。我們需把握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上升的歷史性機遇,妥善運籌好大國關系,夯實發展中國家戰略依托,學習、適應并引導多邊規則制定和運用,繼續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打造成為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順應世界綠色低碳發展潮流,主動承擔與自身國情、發展階段和實際能力相符的國際責任,推動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制。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應對氣候變化,是涉及經濟、社會、環境各領域轉型和變革的重大課題與崇高使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要主動順應世界大勢,回應人民期待,統籌好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事業再上新臺階,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造福全人類和子孫后代。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原標題:“解振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參與全球氣候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