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
專家在談到
碳匯漁業的前景與價值時多次強調,發展
碳匯漁業的首要意義非生態效益莫屬。因為碳匯漁業對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和緩解水域富營養化有著重要貢獻,而它所呈現出的最直接的價值就是生態環境保護功能。
與良好的生態效益相比,碳匯漁業發展之初的經濟效益似乎并不明顯。以貽貝養殖、海帶養殖等為代表的碳匯漁業在短時期內并不能創造十分矚目的經濟價值,因此從事海帶等藻類養殖的養殖戶數量正在悄然減少。
事實上,“世界萬物都有普遍聯系”的辯證哲學觀不無道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提升是相輔相成、緊密相連的。在政府鼓勵提倡碳匯漁業的當前,養殖戶們也不妨將目光放得遠些再遠些。正如東極貽貝養殖大戶吳上明理解的那樣,海洋牧場的建設是為了通過人工投礁、增殖放流等形式修復海洋漁業資源,碳匯漁業的發展是為了營造更好的海洋生態環境,漁業資源多了,海洋環境好了,漁民和養殖戶的收入自然就隨之大增,到頭來,得到實惠的還是老百姓。
因此筆者認為,發展新型海洋牧場和碳匯漁業不僅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和相關科研單位的大力倡導與支持,更離不開廣大漁民和養殖戶們觀念的轉變與提升。在發展碳匯漁業的過程中,政府有關部門首先要向社會公眾宣傳普及好碳匯漁業的相關知識,讓更多的人都能領悟發展碳匯漁業的好處;海水養殖戶們也需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理解碳匯漁業不僅能為全人類帶來更加美好的生態環境,也能使自己在生態環境保護的過程中收獲可觀的經濟利益,一舉兩得。
所以說,發展碳匯漁業,需要科學引導,更需要信心與耐心,耐心等待碳匯漁業先吸碳后產金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