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長江日報記者在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主辦的“能源產業
綠色金融服務推介會”上獲悉,湖北首個
綠色能源金融實驗室成立,將推動我省“電-碳-金融”協同交易。
3月28日,湖北綠色能源金融實驗室成立。
記者了解到,陽邏港分布式光伏項目截至去年8月的804噸減排量被湖北中
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全額收購,企業減排行為被量化、變現。這是我省“電-碳-金融”協同交易的首次嘗試。此次,湖北綠色能源金融實驗室的成立,將通過整合多方資源,推動“電-碳-金融”協同交易繼續發展。
“碳普惠”,即將企業與公眾的減排行為進行量化、記錄,而后通過交易變現等方式回饋企業,讓企業的減排行為實現價值。
“相當于為企業
碳管理和綠色轉型成立了一個‘
專家智慧團’”,國網武漢供電公司電
碳金融服務中心負責人楊軒介紹,以往,企業要參與碳普惠交易,需要自己對接交易中心,開設單獨賬戶,并支付項目開發費用。企業自產“綠電”、減碳量化與金融服務處于分離狀態,影響企業減碳行為交易變現的效率。同時,企業參與碳普惠交易的場景、模式也有待進一步開發。綠色能源金融實驗室為非營利機構,由來自供電企業、
碳排放權交易方、金融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7家單位共建而成,形成產、學、研、政、金多方資源整合的局面,將匯聚各方智慧,聯合各方力量,積極研發并推出適配市場多元需求的綠色金融產品。
“今后,企業更多的減碳行為、場景將能變現”,綠色能源金融實驗室成員方、湖北中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綠色產業投資部高級主管殷雨薇告訴記者,目前,企業的減碳行為需按照
方法學來認定減排量,有分布式光伏(武漢)、綠色船舶(湖北)、禽糞沼氣(武漢)三種。實驗室成立后,湖北中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可與合作科研機構一道,開發更多的
方法學,把諸如節能技改、空調冷卻液更換等更多企業減碳行實現量化、可交易。
“能源產業綠色金融服務推介會”上,湖北中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電碳金融服務中心與武漢瑞博宏
新能源有限公司就分布式光伏碳普惠減排量聚合開發項目進行簽約。此次分布式光伏碳普惠項目為全國單筆規模最大的碳普惠開發項目,總裝機量200兆瓦,總安裝面積達200萬平方米,每年發電量約2億度,
碳減排量約14萬噸,預計可為企業帶來年均約400萬元/年的碳資產收益。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