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bblb"></form>
<sub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sub>

<address id="tbblb"></address>

    <form id="tbblb"></form><noframes id="tbblb"><address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address>

      碳排放管理員證書包裝術:“擦邊”工信部,高薪誘惑下培訓速成

      文章來源:新京報貝殼財經陶野2025-03-21 23:29

      3400元學費“一次過”。
       
      “四個專業工種官網價格18000,今日特惠價8000。”
       
      銷售人員頻繁發送的推銷信息中,“報考工信體系雙碳證書”優惠力度不小。而為了打消學員疑慮,宣稱“在服務期內,考試不通過,無條件全額退費,報名0風險。”
       
      近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碳排放管理員成為新職業,一些機構嗅到了相關證書報考的商機,為了吸引學員不僅包裝證書“速成”,還故意混淆概念,“擦邊”工信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調查中,為了營造考證的緊迫感與重要性,銷售不時發送一些優秀學員的資料和聊天記錄,高薪和工作前景也成了報考的誘惑,“全國大概有100萬的人才缺口,目前全職的基本月薪也都在1.5萬-2萬左右,13薪,薪資待遇非常不錯。”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雙碳領域資深律師、大成上海能源自然資源與環境秘書長徐艷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目前,市場上有關雙碳領域能力建設的培訓活動百花齊放,課程種類豐富多樣,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這些培訓大多是企業或行業自發行為。能夠獲得官方認可的,目前只有“碳排放管理員L”這一職業資格,其納入了國家明確的職業序列并制定了職業技能標準。
       
      3400元學費“一次過”,工信部認證暗藏玄機
       
       
      雙碳熱潮之下,碳排放管理相關證書正成為一門生意。
       
       
       
      貝殼財經記者通過360瀏覽器搜索“碳排放管理員”“碳排放管理證書”“碳排放管理員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官網”等關鍵詞,排在前列的多為碳排放管理證書咨詢。記者逐一點擊后發現,其背后是同一家培訓機構——耘笛(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耘笛教育)。
       
       
      貝殼財經記者在咨詢框內留下聯系方式后,銷售人員很快聯系并發送了一系列權威背景介紹:“證書由國家工信部頒發,工信部頒發的雙碳證書是目前雙碳市場唯一國家和行業認可的證書,也是行業內級別最高的證書。”
       
       
       
      耘笛教育銷售人員口中,證書細分為4個工種,包括碳排放管理技術、碳資產管理應用、碳交易管理咨詢以及碳監測管理技術。為了說服記者報名,這名銷售人員隔三岔五發來“節日福利”,然而所謂全年最低價,從元宵節到“3·15”價格始終沒變,報考1—4個工種收費3400元-8000元。其中,碳排放管理師證書全包費用為3400元,還贈送工信體系ESG官方課程。
       
       
       
      銷售人員強調,“證書沒有個人報考渠道 ,只能通過工信部備案的招生單位報名,我們就是工信部備案的招生單位。 ”此外,其不斷以門檻提高、名額不足等理由催促報名,稱3月1日之后不僅改為線下考試,報考也必須逐級不再支持跨級直接報考高級證書。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這一含金量看似不低的證書,拿到手卻并不難。根據介紹,記者可以在2月底報名4月份的考試,培訓為線上視頻教學,3月前為線上考試,題型比較單一也會給考試提綱,學員可以在短時間內“速成”。耘笛教育銷售人員打包票稱,“一次通過考試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我們上一期班的考試通過率是在85.2%。”
       
       
       
      在銷售人員的描述中,證書有著官方權威機構背書且工作前景優越——國家工信部會頒發人才卡,考試通過之后直接錄入到國家雙碳人才數據庫。“就跟學歷一樣,在網上隨時隨地都能夠查詢到,企業需要這方面人才會在人才信息庫主動聯系您。”“報名的學員反饋,幫助中小型企業撰寫年度碳排放報告收入在5萬-6萬元。”
       
       
       
      調查中,貝殼財經記者聯系了耘笛教育的另外一名銷售人員,對方同樣標榜“發證機構是工信部”。
       
       
      銷售人員口中所謂“國家工信部頒發的兩證一卡”。
       
       
       
      不過,貝殼財經記者發現,銷售人員提供的一份所謂“工信部官方認證”證書,落款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至于“工信部備案的招生單位”這一說辭,記者也只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關聯的“尚工行動崗位能力適應評測”中查詢到了相關授權信息。
       
       
      針對“工信部官方認證”這一說法,貝殼財經記者多次致電“尚工行動崗位能力適應評測”,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這個考試發證和工信部無關,授權的培訓機構用‘工信部頒發的雙碳證書’此類描述肯定不對。
       
       
       
      該工作人員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他們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的第三方服務平臺,授權培訓機構用“工信部頒證”是“工信部嚴禁的說法”。
       
       
       
      而針對是否對這些宣傳問題進行監管,這名工作人員稱,“宣傳上的違規操作我們一般會在官網上通報”。此外,其透露,這些證書性質為培訓證書。
       
       
       
      多家機構認證碳排放管理員,只是培訓證書?
       
       
       
      培訓機構“擦邊”工信部并非個例。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中創興碳(湖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創興碳)同樣宣稱“國家單位工信部頒證”,銷售人員也拋出“頒發證書同時會下發人才卡”“通過考核的學員將統一被納入工信部人才數據庫”等誘惑。
       
       
       
      實際上,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組織實施了工業強國建設素質素養提升“尚工”行動,并確定了一批培訓任務承擔機構。貝殼財經查詢官網看到,中創興碳和耘笛教育均為其培訓任務承擔機構,而銷售口中“國家單位工信部頒證”則為“尚工”行動的雙碳崗位能力評測項目。
       
       
       
      針對培訓機構宣傳“越界”,貝殼財經記者多次致電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截至發稿時,暫未接通官網電話。
       
       
       
      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市面上不少廣告宣稱可以發放碳排放管理相關證書,涉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等機構。
       
       
       
      不過,市面上碳排放管理相關證書大多只是培訓證書,獲客方式則是外包給了外部公司,社交平臺上充斥著攬客信息。貝殼財經記者在某社交平臺上透露了考試意愿,多個博主及銷售人員主動聯系稱“您發個電話,這樣報名可以算我的推薦,不然就白忙活了”。
       
       
       
      早在2021年3月,人社部將碳排放管理員列為18種新職業之一。2023年9月,人社部、生態環境部共同制定了碳排放管理員國家職業標準。
       
       
       
      根據人社部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管理機制,碳排放管理員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評價權限由各省人社廳負責。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要通過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遴選備案的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實行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生可以登錄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機構公示查詢系統,查詢備案的評價機構相關信息。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參考樣式。圖片來源:人社部微信公眾號
       
       
       
      中央財經大學可持續準則研究中心主任劉軼芳教授參與了人社部碳排放管理員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制定,她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據我所知,如果一個單位不屬于人社部門備案的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那么頒發的碳排放管理員證書就不能在人社部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網系統可查,所發的證書也肯定不是人社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論現在的證書名稱為何,從實際性質上來說,都屬于培訓證書。”
       
       
       
      企業招人看重經驗,發證亂象需調查“背后靠山”
       
       
       
      機構通過虛假宣傳攬客,利用的是人們對雙碳行業的盲目追捧和對證書作用的誤解。
       
       
       
      貝殼財經記者搜索招聘網站看到,與碳排放管理員相關崗位的要求描述中,大多未強制要求相關證書。記者咨詢零碳園區咨詢、第三方檢測與認證服務等多家涉及碳排放相關業務的企業了解到,碳排放管理員證書在招聘和用人過程中并未起到篩選作用。
       
       
       
      有企業負責人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行業內并不是認準碳排放管理員證書,用人時我們更看重實際經驗,比如說企業碳排放核算報告上有沒有署名,有沒有做過能耗數據采集與處理等實際業務。”
       
       
       
      另有用人單位表示,在招聘中不會將碳排放管理員證書作為優先考慮的因素,“這只是一個加分項,證明你了解過這個行業,我們更看重經驗與一個人的潛力。”
       
       
       
      劉軼芳表示,目前市場上扎堆發證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市場需求與政策紅利驅動使然。國家雙碳戰略下,碳排放管理員作為國家雙碳戰略執行的基礎技術從業人員,被列入國家職業大典,說明從業人員需求基數大、需求缺口大;其次,求職者‌就業焦慮與投機心理被放大利用。通過“高薪掛靠”等失真宣傳,讓培訓學員誤以為通過短期考證實現職業轉型或兼職增收。總之,發證亂象本質仍是市場需求激增與行業規范缺失的產物。
       
       
       
      一位雙碳領域資深人士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雙碳領域培訓需要從多方面注意和選擇,比如要謹防培訓機構虛假宣傳,“零基礎、高薪資、保就業、落戶口”是一些培訓機構的慣用伎倆,以此來欺騙想進入雙碳領域的初學者,獲取高額利潤。希望相關部門調查培訓機構的“背后靠山”,現在部分“背后靠山”也存在管理不嚴格,只要部分培訓機構給足了年度合作費或者是與培訓機構談妥單個證書價格,就任由培訓機構為所欲為,對培訓生也不進行實質性的考試,就頒發培訓合格證書,這些是不負責任的一種體現。
       
       
       
      在這位人士看來,目前,培訓內容千篇一律,實操性內容極少,大部分為理論。“國家節能降碳工作已經將近30年,我國的能源、產業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涉及政策、技術、市場等多個方面,短期培訓只能提供框架或部分技能,無法全面覆蓋。所以初學者要分階段系統化學習,持續學習與資源整合,切勿急于一時。”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陶野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海口】【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4055651號-1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台湾佬中文222vvv娱乐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