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ESG投資理念的全球性爭議,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于2025年4月宣布重大調整:其中“ESG投資證書”將正式更名為“可持續投資證書”,新名稱將于4月8日生效。這項決定折射出ESG概念在政治經濟博弈中的復雜處境,特別是在美國特朗普政府重啟后,26個共和黨主政州已通過立法限制ESG投資,導致貝萊德等資管巨頭累計遭遇37起集體訴訟,管理資產縮水逾500億美元。
CFA協會在致全球12.6萬證書持有者的聲明中強調,更名源于ESG投資內涵在不同市場產生的認知分化。自2021年推出該認證以來,ESG概念逐漸從專業分析框架演變為政治爭議焦點,其在美國、歐盟及新興市場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監管導向。協會教育委員會主席指出:“可持續投資更強調跨周期的價值創造,能包容氣候轉型、社會包容等多維度目標,避免單一標準的局限性。”
值得關注的是,認證課程核心模塊維持不變,仍涵蓋ESG整合、氣候風險評估等專業內容。但教學
案例庫將新增能源公正轉型、生物多樣性金融等前沿議題,并強化《巴黎協定》與聯合國SDGs的實踐鏈接。數據顯示,中國持證人數量以年增45%領跑全球,反映出亞太市場對可持續金融人才的迫切需求。
行業分析認為,此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晨星統計顯示,2024年四季度全球更名的ESG基金數量同比激增210%,“可持續增長”“氣候方案”等中性表述成為主流。貝萊德可持續投資主管評價:“CFA的權威背書將推動行業超越術語爭議,聚焦實質性影響。”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